电网经营企业财务风险治理初探(2)
2017-10-15 01:25
导读:(三)输配电资产在客观上仍存在安全风险 近年来,由于环境、天气等变化,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洪水、冰雪、地震等严重自然灾难的侵袭,由于设防
(三)输配电资产在客观上仍存在安全风险
近年来,由于环境、天气等变化,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洪水、冰雪、地震等严重自然灾难的侵袭,由于设防标准低,电网输变电资产毁损严重、损失重大。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很多电网输变电设备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网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对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的客观要求。要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必须淘汰落后技术和推广产业升级,在高度重视主网架结构安全、坚强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配电网、农村电网的投资建设,根本解决设备长期满载超负荷、“带病”运行的题目,强化运行维护治理,不断进步资产安全、可靠性。
(四)电费资金回收的风险依然很大
电费收进是电网经营企业的最主要经营收进来源,且数额巨大。除必须满足定期向发电企业支付购电用度外,还要支付输变配电环节的日常运行、维修、维护用度、员工工资、治理用度以及向金融机构等债权人支付借款利息、向股东缴付一定额度的投资收益等等。2007年国网公司系统售电收进为8 900亿元,年末的应收电费余额为42.5亿元,由于电费收进涉及面广、部分用户活动性强、情况复杂,往往存在用户缴费不及时,甚至恶意欠费、偷逃电费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电网企业营运资金十分紧张,进而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五)财税政策和利润分配方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由于我国电力产业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政策支持阶段,向增容用户收取贴费、全国范围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等,都随着清理、规范政府性收费基金政策而陆续取消,电网建设发展资金来源受到较大影响。2007年财政部、国资委出台《中心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治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企业必须上缴一定比例的税后利润,给正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电网经营企业带来了发展资金更趋紧张等影响。多年来,从农村到工矿企业等各类电力用户投资兴建了相当规模的输变配电资产,由于电力资产用途具有唯一性,按照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无偿接受资产视为企业所得,要依法缴纳所得税,这对电网企业有着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科学应对、有效防范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切实有效加强内部治理和控制
电网经营企业首先要从保障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强化企业经营治理,坚持严格治理企业、依法经营企业和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加强财务监视治理和资金治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落实考核。在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电网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特有风险确定投资规模,积极采取全方位、多样化风险治理控制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筹资时机,确定公道的筹资规模,确定公道的筹资结构,制定公道的筹资策略,是非期债务资本的布局要公道,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要拓宽和分散筹资渠道,可采取发行企业债券、从银行或非金融机构借款,科学、统筹安排资金流量、最大限度利用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及预收账款等贸易信用手段。加强对外融资和担保业务治理,强化投资、筹资环节风险控制,降低企业经营和财务运行风险。
(二)建立健全财务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应以财务为核心,形成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猜测等各环节之间统筹协调的经营链条,哪个环节出现题目,及时反映到财务上来,发挥财务的风险预警作用。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治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对发现并及时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题目,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应付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三方面的功能:第一,基本监测系统,主要对宏观经济情况、企业适用税收政策的猜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的猜测分析、行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目标变化分析等。把握这些,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务政策,宏观环境不利时,采取与之协同、配套的政策避免企业陷进财务困境。第二,适时监测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监测、获利能力监测、应收账款监测、资产运营能力监测、存货监测、负债能力监测、本钱用度监测和销售收进监测。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题目并发出预警警报,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进行监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没有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却是公司以后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第四,反馈控制系统,根据跟踪检测到的各类风险信息,认真研究对策、制订治理预案、落实治理责任,把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可以说,财务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必须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管控机制,形成一个科学、协调的闭环治理系统方可应对。(三)建立反映企业现值的财务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