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假设研究成果的评述与探讨(2)
2017-10-21 03:18
导读:三、财务假设研究状况的评价 从西方财务领域来看,最早的财务假设出现于MM理论和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他们主要是基于对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作出假定
三、财务假设研究状况的评价
从西方财务领域来看,最早的财务假设出现于MM理论和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他们主要是基于对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作出假定,MM 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构成了整个西方财务的研究条件和基石。在近20年西方财务的研究发展中,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重心都放在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和MM理论的论证检验上。我国关于财务假设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最早研究财务假设的是王广明教授和刘贵生教授,他们于 1989 在《财务理论研究》一书首次提出了财务假设的概念和,揭开了我国众多财务学者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序幕。从我国第一篇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文章问世到已经历了十六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众多的财务学者关于财务假设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研究成果的回顾既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一种回纳总结和对他们工作成果的肯定又是进行未来财务假设研究的基石和出发点。 (1)样本的选取 在样本的选取上,笔者采用了
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关键字查询的方式,检索项中选取了篇名作为检索条件,在关键字部分输进了财务假设和财务治理假设两个关键字,在模式上选取了精确匹配,在范围上选取了所有期刊,在时间段上由于数据库的设计限制,选取了 1994 年至 2005 年 9 月的所有期刊。通过检索,共出现了18篇样本文章。 (2)对财务假设研究状况总体评价 ①从文章数目上看,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相关文章明显小于其他财务基本概念的相关文章以及相关学科的假设文章数目。在相同时间段内,采用类似的查询方式,财务目标的相关文章共有161篇,财务主体的相关文章共有40篇,假设的文章共有156篇。说明财务假设的研究尚开展得不够充分,这可能与财务学本身的特点相关。与
会计学相比,财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固定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其面临的不确定性环境较会计环境更为复杂,需要理财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依据主观经验的判定做出公道的假设猜测。由于众多理财环境的纷繁复杂,财务学者在确定了理财的各种环境后,主张对具体题目具体,众多的财务实际工作者也多是依靠经验针对某一具体理财环境对不确定性因素做出判定,甚至目前对于财务学是否存在确定性的假设也是一个争论很大的题目。因而更少有财务学者通过对这些复杂因素进行逻辑思维抽象,寻找各种环境下不确定性因素共性,并将其上升到假设的概念阶段。 ②从文章的写作模式上来看,各篇文章几乎都对财务假设的概念、性质、作用、特征、重要性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在研究模式上较为同一。 ③从假设的数目和内容上来看,样本文章中所提出的财务假设数目最少的有4个,最多的达到了10个,出现次数频率最高的是5个,内容不同的假设达到了28个。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财务假设为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理性理财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在18篇样本文章中出现次数分别达到了18次,13次,11次和8次。但所提出的假设普遍存在概念模糊不清,将财务目标、财务原则、财务客观规律与财务假设相混淆。对财务假设的种类和层次熟悉不清:由于逻辑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财务假设存在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之分,由于适用环境的不同,财务假设既有适用于一切理财环境的通用假设,又有适用于某些具体环境的特殊假设。目前关于财务假设的文章,大多没有区分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假设,使得所提出的假设存在逻辑不清楚、层次不明的缺陷,所提出的假设普遍存在抽象程度不高,仅停留在财务未知现象的表面,未能对本质要素进行抽象,假设的内涵显得过于狭窄。 ④从研究时间跨度上来看,1989-1999处于财务假设研究的初创期和探索期,这一时间段的文章题目多以试论、初谈、浅议为主,文章内容上较多的谈论是财务假设的性质、作用、特征、重要性以及假设内容。2000年-至今处于财务假设研究的发展期,体现在对原有假设熟悉的深化和重新定义及创新假设的提出。这一时间段的关于财务的假设无论在假设内涵上还是在创新度上较前一阶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 (2)关于财务假设的几种代表观点的评述 ①关于有效市场假设.无论是西方财务理论还是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无一例外地把有效资本市场作为财务的基本假设,以为企业的日常财务行为都是基于资本市场能够反映企业的全部理财信息这样一种基本假定而进行的。对此笔者表示置疑。财务假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实其存在,但也不存在反证足以证实它的虚假和错误。自从法玛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这个概念后.,各国的学者纷纷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检验结果也迥然不同,但至少目前尚未有国家和地区达到强式有效市场。因此,就此而言,资本市场有效并不能构成财务基本假设。其一,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是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的,这与假设不能检验相矛盾;其二,目前的实证研究结果说明的是不管在我国还是资本市场已经比较发达的美国,都尚未达到强式有效市场,这与假设的没有反证证实其错误的特性相矛盾。就财务理论研究而言,以有效资本市场作为研究的条件条件,是财务学者所构造的一种理想状态,以便于财务研究。就财务工作者而言,很少有财务职员将有效市场假设作为理财活动的条件条件,否则也不会存在盈余治理,市场投资等现象。因此,笔者以为资本市场有效与否实际是对客观环境的一种熟悉,而并非是一种假设。 ②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假设。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的价值量会存在差异,对此,无论是西尼尔的“节欲论”还是庞巴维克的“时间利息论”以及后来凯恩斯的“活动偏好论”都对其存在原因做出了公道解释。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的研究出发,揭示了资金时间价值真正的来源----即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再分配。因此,资金时间价值实质是商品经济下的一种客观经济规律,而并非是财务学的一个独立假设。 ③关于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在追求高收益项目时,必然承担着较高的风险,理财主体必须要在风险与收益间做出适当权衡。在过往没有引进实证研究之前,人们已经根据实际财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这条理财规律,并将其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马柯维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是从数目关系上系统地说明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定量关系,证实风险越高,收益越高是一切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客观规律,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客观约束条件,而并非是一条独立的财务假设。 ④关于资金增值假设。资金增值假设是假定通过财务职员的公道运营,企业的资金价值可以不断增加。从全的角度来说,企业资金从投进现金购买原材料到生产产品再到销售产品收回现金,整个全过程是资金的一种流转过程,资金在流转过程中不断实现着增值,这是资金流转运动的一种客观规律。从某个企业来说,追求资金的增值是企业理财所追求的目标,资金能否实现增值,不仅取决于财务治理职员是否公道运营,还取决于客观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因此,谋求资金增值笔者以为就某个微观财务主体而言,将其定义为理财目标较理财假设更为恰当。 四、财务基本假设的选择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