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财务假设研究成果的评述与探讨(3)

2017-10-21 03:18
导读:由于财务假设逻辑思维抽象层次的不同,使得财务假设有财务基本假设和财务派生假设之分,财务基本假设是关于财务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最基本的假定,

由于财务假设逻辑思维抽象层次的不同,使得财务假设有财务基本假设和财务派生假设之分,财务基本假设是关于财务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最基本的假定,是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的条件,也是研究派生假设,形成假设体系的条件条件。财务治理是关于资金运用情况的一种治理活动,因此,财务治理必然涉及财务主体假设,财务经营期间假设,财务环境假设和财务行为假设四个部分。在此基础框架下,笔者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鉴戒、回纳、,提出了以下四条财务基本假设: (1) 财务主体假设 财务主体假设解决的是理财的主体和着眼点是什么。它包了两层含义:一是从空间范围上界定谁是理财主体;二是理财主体应具有什么样的属性。 ① 财务治理活动致力的是特定理财主体的理财活动,而不是其他主体的理财活动,财务主体的弹性非常大,凡是能够拥有或控制一定资源,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理财活动,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物资利益的经济主体都可以被称为是财务主体,它既可以是一个团体企业整体,也可以是企业中的某一个能够独立核算,自主理财的事业部分。财务主体假设在空间上限定了理财活动的范围,财务活动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都是针对特定财务主体进行的。财务主体的确定,将法人财产与所有者个人财产分开。与之相适应,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财务目标找到了选择的依据,企业的财务目标应着眼于企业,即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并非股东的权益即股东财富最大化。 ② 财务主体具有风险厌恶和自利性的属性。风险厌恶是针对理财主体对风险的态度而言的,企业在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过程中总是会权衡收益与风险,在风险与收益过程中做出恰当选择,当收益一定时,理财主体会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自利性源自于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是指理财主体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在进行理财活动时,当其他条件一定时,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在方案选择时,会选择经济利润最大的方案。 (2)持续经营和分期治理假设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优越劣汰的客观,企业几乎不可能永远存在。然而,除极少数企业外,大多数的企业在成立之初并没有约定也无法预见企业将会在什么时候终止。因此,在没有明显证据表明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下往的情况下,为了方便安排企业的经营理财活动,我们总是假设企业是能够持续下往的。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是本金从投进到收回,不断进行形态的变化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企业的财务治理活动需要加强对本金周转过程的治理,力争达到本金的保值增值。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每一笔本金投进的治理,在投资以前作好投资的可行性;在投资过程中对投资情况进行监控;在投资项目终结后,作好投资结果的分析评价,总结经验。财务分期与分期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不一定是一个会计年度。它既可以在某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对企业全年的财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评价,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项目进行分期治理,时间上可以是几天,也可以长达数十年,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是为这种财务分期治理提供了可能性。 (3) 财务环境的可预期假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多种经济规律的综合作用使得企业的理财环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已为众多理财主体达成共叫,也是企业理财的一种客观约束。然而,企业在进行理财活动时,总是试图往洞察尚未完全熟悉的客观环境,以便公道安排企业的理财活动。企业理财主体在对未来环境做出猜测时,很少能够对未来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做出确定性的猜测,更多情况下,它们是根据现有情况及自身经验知识的判定,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及其概率做出判定,并根据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以指导企业财务决策。 (4) 财务可控性假设 财务治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治理工作。因此,财务治理概括起来包括了对资金本身的治理和对使用资金的人的治理。将其含义引申过来,财务可控性假设即是指理财主体能够理财活动施加,进行有效控制,包括理财主体能够对资金运用进行控制,也能够对运用资金的人进行控制,否则财务治理活动将失往其意义。 ①财务主体能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企业作为独立理财主体,能够自主决定是否筹资、投资、收益分配,也能够决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的时间、数目和方式。企业在进行财务初始决策时,会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财务,权衡风险和收益,在各种方案中做出选择;在方案实施后,财务主体可以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决定该方案是否能够继续进行;在方案结束后,财务主体能够对该方案进行评价,以总结经验。 ②财务主体能够对使用资金的人进行控制。财务主体资金的使用是由财务职员及其他相关职员具体经手的。因此,为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要对财务及相关职员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财务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预算治理等先进的财务治理思想更新和方法采用,以及进行适当的赏罚,财务主体能够对财务职员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控制,实现财务职员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视,促使其完成财务目标。 :郭复初:《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年版 冯建:《财务结构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年版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财务治理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王化成:“试论财务治理假设”,《会计研究》1999年第2期 张景奇:“财务治理假设概论”,《财会月刊》2003年第7期 杨多平:“财务治理假设探讨”,《会计之友》2003年第2期
上一篇:刍议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