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中小企业财务体系现状及改进分析(2)
2017-10-21 06:47
导读:三、财务核算体系 (一)存在的 1、重复性劳动过多,相关环节冗余; 2、数据缺乏共享,部分与部分、企业与企业间出现信息孤岛; 3、相关科目等设置
三、财务核算体系 (一)存在的 1、重复性劳动过多,相关环节冗余; 2、数据缺乏共享,部分与部分、企业与企业间出现信息孤岛; 3、相关科目等设置缺乏同一性,数据统计分析难度大; 4、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差、本钱高。 (二)改善方向 公司财务核算工作需要适应企业生产规模的,需要有效地治理事业部,需要及时地服务决策进步企业的竞争能力等,通过对治理需求分析可以明确北标的财务核算体系需要改善的方向主要有: 1、实现企业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的手工重复处理,打破信息孤岛; 2、建立高效率的集中式治理体系,加强对事业部的监管,避免出现权利真空; 3、财务与业务处理的高度协同,实现企业物流与价值流的同步; 4、强化财务的治理能力,解放单一的核算工作,增强财务决策能力。
四、财务报表体系 企业的高级治理职员直接得到一手信息的机会很少,必须通过报告系统得到经过整理、分析的信息。企业的报表分为对外报送的,以核算信息为主的财务报表和报送治理层的,以经营治理信息为主的治理报表。很多情况下,企业将二者等同,依靠核算口径的财务报表获取治理信息。固然有治理口径的报表,但是过多的信息以控制为主,没有融进非财务的信息,而且治理报表的结构、信息回集的口径、报送的频率等与治理决策的要求相距较远,因而不能有效支持决策。 (一)存在的题目 1、外部报表受到有关准则的约束,其提供的信息与公司治理层所需要的治理信息存在口径上的差异; 2、没有治理口径的报表,企业经营者只能从财务会计报表中获取决策支持的信息,导致决策的偏差; 3、没有例行的、常规的报告体系,决策者在感到需要某方面信息时才要求有关部分提供,这种完全随机的、非规范性的报表提供信息的方式难以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4、各部分形成重复或价值不大的治理信息,同时一些有价值的治理信息沉积在基层,未反馈到决策层,造成治理信息资源的浪费; 5、由于没有治理口径的报表,各级治理者只能从财务核算口径汲取治理信息,很多情况下,高层治理者和中层治理者获取的信息几乎是相同的,缺乏对经营的指导作用。 (二)改善方向 1、基于企业的治理会计,以毛利贡献式损益表为核心的治理报表体系; 2、围绕损益表逐渐向外延展至各项变动本钱、变动用度、销售用度治理与分析、贡献毛利损益分析、生产治理与分析、库存治理分析等相互关联,浑然一体的治理报表体系; 3、建立起以满足治理需求为口径的、分级次、分种别、融进非财务信息的整个报表体系; 4、治理层能够及时获取经过加工、分析、整理、有价值的治理信息,有效支持治理决策; 5、报表报送具有性,及时性、全面性和针对性; 6、各级治理层只得到和自己相关的信息,过滤掉不相关的信息,避免混乱、节省时间、进步治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