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外资并购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2017-10-22 01:0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银行业外资并购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自20世纪9
内容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的银行业并购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完全开放,在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和利益驱动下,外资并购贸易银行的竞争愈演愈烈。本文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出现的并购新动态出发,对通过银行业并购以改善我国银行业的题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行并购 上风分析 劣势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巨大的并购浪潮席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银行业。为了适应外资银行的进进而发展的愈演愈烈的竞争,我国贸易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外资通过购买银行的股份实现了对中资银行的购并。
我国银行业并购新动态
自从2004年新桥收购深发展、汇丰巨资进股交行以来,外资银行或者财团纷纷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抢滩中国银行业,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能够为其创造巨大的利益。外资通过购买股权,可以轻松地避开我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准进的管制,获得被进股的银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巨大收益。
外资进股我国银行业,既能为我国学习外国先进的治理经验提供模板,同时也会降低我们自身的市场份额,使我国市场有了更多的利益共享者。笔者以为,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要对并购带给我国银行业的利弊有一个清醒的熟悉。
我国贸易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一)上风分析
1.国有贸易银行的信誉有国家信誉的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日趋完善,法治环境的逐渐完备,贸易银行完全纳进市场运营轨道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目前我国银行业转制的过渡期中,银行业的信誉等同于国家信誉使得我国银行业有了强大的竞争支撑,能够比实施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在资金本钱方面取得更低的本钱,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客场效应。四大国有贸易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在国内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每家国有银行都有上万个分支机构,而外资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而且国有贸易银行了解国内金融市场、熟悉客户,具有本土经营的丰富经验。而外资银行在短期内难以把握中国国情、文化背景和客户情况等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外资银行机构的扩张和业务经营的发展。
3.改革后贸易银行竞争力进步。2003年底,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了注资。至2004年9月,建行和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19%和7.39%,达到了提升资本充足率的目的。从而为整个国有贸易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加注了砝码。若通过外汇注资的方案能起到预定的效果,则有可能成为另外两家国有贸易银行进步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劣势分析
1.体制上的劣势。外资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市场化程度高,中间业务收进占比大,较少依靠利差收进,而我国贸易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主要是传统的借贷业务。而且外资银行是市场化运作,业务操纵几乎很少有来自非市场方面的强烈干扰,完全以利润为其经营目标,根本不承担任何政策性信贷业务,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但我国国有贸易银行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以及实现控制等方面都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或存在着阻力。
2.缺乏经验和创新。进进我国的外资银行大多为老牌跨国银行,其丰富的经验上风体现在每一项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上,而且不断调整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来保持这一上风。同时外资银行还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保持其对市场的竞争力,而我国国有贸易银行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上的差距。国有贸易银行与外资银行尤其是国际著名的跨国银行相比在资金实力、盈利能力上都有相当的差距。从整体上看,二者还不属于同一级别的竞争对手。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4.国际业务方面的差距。中国国有贸易银行除了中国银行外,其他海外联行网很少,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环节多、速度慢、效率低、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客户的汇率风险。而进进我国的外资银行业务网络遍布全球,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国际电子网络以及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使通汇快捷、方便、安全。广泛的国际业务网点和快捷的通讯网络,使外资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具有无可相比的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