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高校适度负债(2)

2017-10-22 02:32
导读:(二)高校收进增长空间有限 高等学校收进包括财政补助收进、上级补助收进、事业收进、经营收进、附属单位上缴收进、其他收进等。主要是财政补助

  (二)高校收进增长空间有限
  高等学校收进包括财政补助收进、上级补助收进、事业收进、经营收进、附属单位上缴收进、其他收进等。主要是财政补助收进,另外一个大头是学杂费收进,而由于取消高收费,导致高校负债难以消化。学费收进增长受到严格控制。由于国家出台的严格控制高校学费标准一系列政策,且现在高校学费收进已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学生缴费空间已到底线,很难再通过进步学费收费标准来增加学校收进,假如高校招生规模不能有大幅度增长,高校想通过增加学费收进来张罗经费这个渠道基本上行不通。   三、高校负债的良性效用
  
  (一)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负债筹资使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扩招后,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为了解决扩招后教学硬件建设资金的缺口题目,缓解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纷纷采取负债筹资以寻求发展的模式。实践证实,通过负债筹资进行基本建设,在较短时间内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得到进步。
  (二)拉动社会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可以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据统计,在最初的三年扩招过程中至少拉动了8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进高校基础设施,地方上出现了万人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力促进了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
  (三)传递良好发展远景的信号
  高校向银行贷款购买土地,修建操场、教学楼、办公楼等基本设施,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大大加强,固定资产增加了很多,大楼、设备都是资产,不过由现金转为固定资产形式,还是教学资产,并且是优质资产。越早下手用信贷资金越是抢占机遇,现在用同样的钱根本做不了多少事情,土地、建材,样样涨了很多,实际上我们是捉住了机遇,回过头来看,现在土地升值很大,要估价的话,这个资产实际是大大增加了。学校硬件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芳香怡人,学校布满活力,生气勃勃。这也是教育质量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排名
  四、高校负债要适度
  (一)运用信贷资金必须适度,不能出现支付危机
  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还是创办一流的大学,都必须有巨大的办学资金做支撑。“超常规”的发展,必须要有“超常规”的资金供给,在国家财政拨款、事业收费不可能出现“超常规”增长的情况下,举债便成为了高校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高校负债是特定环境下的举措,适度的负债经营对部分高校既有现实需要性又具备客观可能性,走出熟悉误区,使高校资金成为社会资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克服高校资金短缺与使用效益低下并存的顽症,使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高校要防范负债风险,关键是控制负债的规模,保持公道的负债比例。高校负债规模的确定取决于学校定位和财务状况两个主要因素,前者决定了“跨越式”发展这一步是多大,后者则决定了这一步可以跨得有多大。在适度、可持续性的良性轨道上寻求发展,高校要周密计划,适当控制贷款规模,贷款数额的底线就是学校支付贷款利息的能力。
  (二)解决之道主要靠加大财政投进
  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品,学校不是贸易机构,这就决定了高校“债局”的破解,终极不能不靠政府解决。高校负债是由于特定时期特定环境形成的,建议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三方共同来承担和化解这个困难。在财力答应的条件下,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进步财政拨款标准,为高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增加政策性贷款,适当延长高校贷款偿还期,高校要充分运用中长期贷款,度过眼前的难关。此外,各高校还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式多方筹资,开源节流,公道配置教育资源,严格贷款审批机制,进步资金治理水平,使高校走上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中西方近代财务治理的发展与启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