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民营企业的融资治理(2)
2017-10-22 03:47
导读: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本钱,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题目。 以某企业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本钱,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题目。
以某企业融资方案规划为案例。某企业欲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扩建项目,一个新建项目。两项目投资分别为5288万元和15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活动资产),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5%。在融资来源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大额度为3 500万元(预期的资本本钱为14.7%),考虑到股票发行的规模本钱,企业最小的发行额度为2000万元;该企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最大额度为4000万元(资本本钱为6.7%);留用利润的最大利用额度为800万元(预期的资本本钱为8.10%)。
该企业可根据以上情况,做出以下融资规划,目标是融资的综合资金本钱最低。
即:MIN■×14.70% ■×6.70%(1-33%) ■×8.10%(1)
在考虑约束条件的条件下,利用EXCEL线性规划计算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资综合本钱为9.24%。且融资组合为,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1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4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比较本钱与收益,加权投资收益率21.13%大于融资综合本钱9.24%,表明该融资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于逐利的思想,夸大低本钱,以为最低的资本本钱将意味着最大投资收益,财务部分上报给决策层融资方案时,也常迎合民企老板的增利动机,忽略了企业经营和财务的风险,国营企业尚可依靠国家加以解决,而民营企业常以自身资产做融资保证,难以套现,转而求助相关企业时,又因社会对民企资信非常敏感,多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因此陷进困境。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分析,需借助各方案下的猜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企业融资治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本钱,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本钱融进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治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本钱、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低级阶段,更多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融资来源单一的情况下,资本本钱高低的因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少,可以说更多是通过资本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非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创造。在民企发展的高级阶段,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更符合融资次序理论的条件,我国民企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本钱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本钱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Harris M,A. Raviv.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1991(1)
[2]陈晓红,郭盛琨.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
[3]卢福财.企业融资效率分析[M].北京:经济治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