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上重塑市场化融资新格局(2)
2017-10-25 04:39
导读:我国改革当中,在投融资体制上一直实行“间接融资为主”,但是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一是企业陷入全面过度负债的困境;二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大幅增加
我国改革当中,在投融资体制上一直实行“间接融资为主”,但是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一是企业陷入全面过度负债的困境;二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大幅增加。接着的问题是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以后,一则信贷已经饱和;二则银行也顾虑不良资产的风险,由慎贷、惧贷而惜贷,因而银行的存差大幅增加。当然,这又是同缺少直接融资相联系的。只有扩大直接融资,才能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摆脱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的困境。
我国经济生活中,银行贷款已经增长到15.6万亿元,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比例为10:2。而国外银行融资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1∶1;日本为1.7∶1;韩国为1.6∶1;泰国为1.4∶1,说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不足。我们必须迅速扩大直接融资,才能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对于下一步金融的改革和开放,对于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是有利的。
三、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
这是《决定》提出的要求,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上重塑市场化的融资新格局,必须在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注重发展股票场外交易、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二板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样,可以使产权的重组和流动,有一个市场化的便于筹集资本和转让资本的交易平台。市场经济的发展,总是从自发开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在沪深股市试点的同时,自发产生了STAQ和NET两个法人股市场、淄博股权交易市场以及不少城市的产权交易市场。应当说,它们是顺应中小企业资本筹集和扩张的需要,体现了股份公司产权流动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于股权的转让和变现需要有一个便捷的通道。后来监管当局顾虑这些市场会扰乱金融,助长投机,先后封闭了以上几个市场,接着又停办了STAQ和NET两个法人股市场,这样就只剩下了沪深两个公开的股票市场。问题是经济在发展,企业在筹集和扩张资本上的融资需求是一个客观存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有两大类企业存在着资本性融资的需求,一类是“自有资本短缺”和过度负债的国有企业,另一类是民营企业。这两类企业都需要借助股份制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入自有资本。关键是要承认民间信用,开放多层次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不但要开放退市企业股票的场外交易,就是未上市企业的场外交易也应当开放;同时,上市公司也不能不分规模大小,都挤在一两个全国性的交易所上市,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再开放一两个中等城市增设小企业的股票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兼并和产权的重组和流动。在直接融资上,百花齐放。
四、规范和主板市场
我以为,《决定》的这一新提法非常有针对性。股市的13年发展成绩卓著,但是主板市场最大的不规范,是股权割裂。现在1360多家上市公司,发行了1700亿新股,却冻结了4000亿老股,平均每发行1元新股,就要冻结2.4元的老股。20年前,孙冶方批评计委、财政部每年把钱拿去搞基本建设,上新项目,而让已经建成的几十万个老都去拚设备,吃老本。现在我们“利用资本市场为国企解困”,用发行新股筹集了几千亿资金,却让近万亿元的资产,因为股权割裂又冻结起来不许流通,使其“价值”不能被发现,不能在流通中增值。这在全局上,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股权割裂下的协议转让,成为股市不公平资本运作的根源。任何人只要以协议转让方式低价收购到可以成为控股股东地位的非流通股,第一可以通过配股增发,运作高市值的资金;第二可以坐享再融资获得的溢价收益;第三可以导演内幕交易,并为大资金集团坐庄操纵市场留下了空间。因此,妥善解决股权割裂,实现全流通,才能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在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中建立功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
《决定》的这一新提法,适应了支持非公有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方面的迫切需要。近10多年来困扰界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中央银行多次要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要求支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要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和技术创新,尽管银行作了很大努力,这几方面的贷款都在增长。但是这类创业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资本性融资,不应当推给银行,不能用银行贷款解决。而且有些企业的上市,需要有较低的门槛,也是主板市场解决不了的。因此,迫切需要在银行融资和主板市场之外有一个能够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非公有中小企业创业的高风险、专门为它们聚集和融通资金的包括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担保公司和二板市场在内的独立的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