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虚拟银行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
2017-10-29 02:1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虚拟银行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本文通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虚拟银行的概念和实践,提出“虚实结合,推进创新”的银行理念及当前我国虚拟银行发展之经营策略等。 虚拟银行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通讯系统和机系统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其提供服务方式包括ATM、 POS、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和银行等载体。不同于传统实体银行,虚拟银行是存在于空间的活动,具有系统开放性、运行方式网络化、存在形式虚拟化等特点。虚拟银行既能实现3A(Anytime、Anywhere、Anyhow)金融服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实现端对端的交易,极大地改变了银行与客户间的关系,并使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一、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式 根据虚拟银行与实体银行结合方式与程度的不同,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式大致可分为纯网络型、虚实分离型和虚实结合型三种模式。 纯网络型模式是为专门提供在线银行服务而设立的,一般只设一个办公地址,既无分支机构,又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网上进行,因而也被称为“只有一个站点”的银行。这种银行开户与传统实体银行不同,客户只要在网页上填一张电子银行开户表,键入自己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及开户金额等基本信息,并用打印机打出开户表,签上名字后连同存款支票一并寄给银行即可。几天后顾客便可收到一张电子银行的银行卡,顾客用它就可以在大部分银行的提款机上提款或存款,并进行各类投资与结算。纯网络银行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以极低廉的交易费用实时处理各种交易,提供一系列的投资、抵押和保险等综合服务。由于其客户服务成本很低,纯网络银行还可以提供更优惠的存贷款利率(国外银行利率已经市场化),具有低成本和高收益之利,但其不足在于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少。 虚实分离型模式的特点是“一行两网”,即一家银行同时拥有互不相联、独立存在的实体银行和虚拟银行两个组织和两套服务网络,其优点是不必费时费力地考虑虚拟银行如何将其系统与实体银行庞大而迥异的电脑系统连接起来,虚拟银行可以有自己的品牌,也不受客户对实体银行好恶的。但它不能有效地借助实体银行网络开展业务,实现两网优势互补。 虚实结合型模式是指现有实体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而设立的网络银行。它类似于该银行的其他物理分支机构和柜台,是原有银行业务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优点是可以发挥虚拟银行技术帮助实体银行改善银行形象和客户服务手段,迅速开发新的金融眼务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和渠道,满足客户要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又可以依托实体银行开展虚拟银行业务,并通过虚拟银行延长实体银行的工作时间,延伸其服务体系。虚实结合的组织方式需要将现有实体银行的一整套信息体系与虚拟银行系统进行整合,工作量较大。
二、虚拟银行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在我国虚拟银行最早是以银行宣传窗口出现的,主要是为银行树立形象、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稍后,随着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虚拟银行开始作为银行产品、服务的分销渠道,主要是把原有的产品、服务进行迁移,业务流程和管理不做大的变动,各银行都根据业务开展的侧重,将虚拟银行附属于相应的业务部门,没有或很少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最近几年,我国国有银行及11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都加大了对虚拟银行的投入,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把原有的产品、服务加以改造,提供新的服务,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制度建设和营销管理走上正轨,业务品种随之增多,业务量以及服务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发挥其网点多、规模大、悠久的特点,在虚拟银行建设中先行一步。股份制银行实行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技术,重视虚拟银行的建设与发展,其银行的电子化程度和虚拟银行的建设在同业中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