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质量水平下的总质量本钱研究(4)
2017-10-30 03:10
导读:故障本钱数学模型的变化情况如下:从最初的C F1 (kσ)=F 1 e -kσ 变化到C F2 (kσ)=F 2 e -kσ ,其中F 1 ≥F 2 ,即在质量水平进步的过程中,故障本钱同样降低了
故障本钱数学模型的变化情况如下:从最初的C
F1(kσ)=F
1e
-kσ变化到C
F2(kσ)=F
2e
-kσ,其中F
1≥F
2,即在质量水平进步的过程中,故障本钱同样降低了。相应地,故障本钱曲线的斜率也发生了改变:L’=F
1e
kσ ≥F
2e
-kσ=L′。也就是说,质量水平从k
1σ改进到k
2σ,从而故障本钱曲线从C
F1.改变到C
F2而且后者比前者更平坦。
从图1也可以观察到故障本钱的下降情况。故障本钱曲线从C
F1改变到C
F2后者较前者向右下方移动,且更为平坦,表明故障本钱在下降。同样,随着质量水平的继续进步,产品的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出现的概率都在不断地降低,内部故障本钱、外部故障本钱以及总的故障本钱相应地也都在逐步减少。反映在图形上,故障本钱曲线会继续向右下方移动,外形也会越来越平坦。如图l所示,故障本钱曲线逐渐变化到C
Fn,直至继续移动到零缺陷的质量水平为止。
综合以上对预防鉴定本钱和故障本钱的分析,可以对总质量本钱的变化情况进行讨论。生产以及服务过程中,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一方面使得预防鉴定本钱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进步了质量水平,使得故障本钱逐渐下降,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总质量本钱不仅同时在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更快、更大。
因此,k
1σ水平下的总质量本钱大于k
2σ水平下的总质量本钱,其中,k
2>k
1,且P
1≥P
2,F
1≥F
2。
即C
T(k
1σ,k
1σ)=2(P
1F
1)
1/2≥2(P
2F
2)
1/2=C
T(k
2σ,k
2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公式(4)中,C
T(k
1σ,k
1σ)和C
T(k
2,k
2σ)分别表示质量水平为k
1σ,k
2σ时,最优的、最低的总质量本钱。
从图1可以看出,总质量本钱曲线随着质量水平的进步不断下移,且开口越来越大。这与预防鉴定本钱和故障本钱曲线的下降,以及曲线外形的平坦是相对应的,表明总质量本钱在逐渐降低。
连续的质量改进活动,使得质量水平从k
1进步到kn,最优总质量本钱在ki
σ(i=1,2,…,n)质量水平下分别得到,即总质量本钱曲线的最低点O
1,O
2,…,On。用平滑曲线将O
1,O
2,…,On顺次连接起来,得到不同质量水平下的动态的最优总质量本钱曲线。该曲线随着质量水平的进步而下降,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图1中的粗实线。
四、结束语
传统的质量本钱模型、修正的质量本钱模型及改进的质量本钱模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局限性。而本文构造的动态总COQ模型,将“kσ”作为质量水平的度量,用不同的质量水平描述质量本钱的变化状况,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动态总质量本钱模型。该模型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原有的质量本钱模型,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能够不断地衡量质量改进的效率,从而持续进步质量以扩大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