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治理的执行目标(2)
2017-10-30 03:10
导读:也有学者以为,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所有者要求投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希看通过企业追求其财富的最大化,进而提出企业
也有学者以为,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所有者要求投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希看通过企业追求其财富的最大化,进而提出企业治理的“财务中心论”。以财务治理为中心,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和正常运行的基础。
笔者不偏执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观点,财务治理和营销治理的协调才是企业治理的着眼点。通过两者的协调,能进步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形成强劲的发展潜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换个角度来看,财务治理和营销治理的协调能增加来自于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使企业理性地关注资本支出状况和营业资本的变动状况,实现现金流量的最大化。按照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现金流量最大化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企业价值最大化。
协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
符合财务战略治理的要求
财务战略治理是战略治理思想在财务治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要求企业不能只从单纯的财务观点出发进行理财,追求财务自身的最优化,而必须具备战略思想,从战略的全局来考虑和设计企业的财务行为。财务治理与营销治理的协调运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财务治理只从单纯财务观点出发进行理财的状况,而从更高的视角和更广的范围对财务治理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另外,从公司战略的层次结构来看,营销战略和财务战略都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财务治理和营销治理的协调作为企业财务治理的执行目标也必定有利于公司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符合财务分层治理的要求
从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来看,除监事会行使财务监视职权外,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三个层次瓜分了企业全部财权,这就形成了以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员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分层治理体系。但是,由于所有者财务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而不是一种决策机制,财务经理财务注重日常财务治理,只是经营者财务的操纵性财务,所以,经营者财务才是企业财务的精华。经营者财务要求商品经营、货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发展,让三者***一致,相得益彰,不应该顾此失彼。这就从侧面反映了经营者财务需要以商品经营为重要内容的营销治理和以资本经营与货币经营为重点的财务治理协调运作,从而进步企业财务的效率。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财务治理目标与市场营销目标具有一致性
财务治理是为处理好企业的财务关系而对其财务活动进行的治理。任何一项财务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财务治理应在协调好企业各个经济利益主体的目标之间的矛盾、收益和风险的矛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的条件下,从财务治理环境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具有同一性、可持续性和赢利性的特征。相应地,市场营销的目标正是立足市场,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看出发,兼顾企业、消费者、社会三者的利益,发挥企业的上风,追求市场占有和利润,并以企业的长期利益为重。它同样具有同一性、可持续性和赢利性的特征。
可见,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与市场营销目标是一致性的。企业要持续快速发展,实现财务治理目标,就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治理策略,防范和分散各种经营风险;同时,通过高效的财务安排,控制财务风险,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可以使营销活动顺利开展,从而有看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
市场营销活动是实施财务治理的基础
首先,从财务治理的内容来看。财务治理包括筹资治理、投资治理和收益分配治理。企业要以公道的本钱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就必须做好商品营销和企业形象营销两部分的工作。通过良好的产品质量、优质的售后服务和诚信的经营方针让消费者感到满足,同时辅以广告、新闻等媒体方式来扩大企业着名度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现有投资者的回属感,并鼓励潜伏投资者向企业注进资金;筹资是为了投资,企业通过营销策略的安排制定投资方案,确定筹资量和资金本钱,作出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并通过营销活动的开展对投资进行监控,评价投资的成败;收益的分配同样要以市场营销活动为基础。利润通过销售来实现,若营销治理不善,企业就无法实现目标利润水平,也就无法制定有效的利润分配政策。相应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回报期看值也得不到满足。同时,营销战略的安排提出了利用保存利润追加投资的要求,影响了收益分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