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探讨(2)
2017-10-31 06:24
导读:2.确定公道的收款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的企业贸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影响信用标准的基本因素包括:(1)
2.确定公道的收款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的企业贸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影响信用标准的基本因素包括:(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2)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3)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假如信用标准定得过高,很多企业由于达不到信用标准的最低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这样固然有利于企业降低坏账的比率和减少企业承担的风险,但是却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收进和进步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此,企业应在本钱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
3.制定公道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
当企业制定了公道信用标准后,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将给予客户信用优惠,这就需要考虑制定什么样的信用条件才能使企业的本钱效益达到最大。企业制定信用条件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及时变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便于对资金进行更好地运作。对待信用好的客户单位,应延长信用期限,对待新客户或者信用状况差的客户单位,则应该谨慎为好,适当降低信用期限。另外,企业在更改信用条件时,应把握这样一条原则,即更改后的信用条件在信用后的收益应该大于更改前信用后的收益。也就是说,更改了信用条件后,使企业的资金回笼更多,风险更低。
4.改善企业治理制度,制定有效的赏罚制度
企业将员工的销售业绩与报酬挂钩,固然解决了员工积极性的题目,但是却引起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总额。因此要对这种制度进行公道化的改进。比如,报酬固然和销售业务量挂钩,但是将报酬的一部分拖后兑现,条件是实收账款的比例达到规定限度时才予以实现。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保证员工在扩大销售时将应收账款的质量进步,实现一举两得。再者,内部控制制度要和应收账款的惩罚制度相结合,作为惩罚制度的基础,内部控制必须加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应收账款的坏账比例逐渐降低。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5.建立可行的对账制度
应收账款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及时对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和时间期限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并且有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地对账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假如发生错误报告,应该及时纠正。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本单位的明细账余额与客户单位往来账不符,这主要是由于对账环节的时间差所致。当前的任何经济业务都是由多个部分共同完成,而且涉及的金额相对较大,应收账款同样如此。在对账时一般是债权单位首先实施,但是却和销售部分没有完全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信息不对称,进而形成对账效率的降低。企业应该促使各个部分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共享信息,这样在进行任何一项业务时都会形成较好的工作效率和结果。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赊销固然可以扩大销售量,抢占市场,但是也会导致坏账额度增加,进步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周转。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应收账款的治理,运用公道的制度法规,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雷 雯:应收帐救治理、催收、回欲与客户关系雄护[M].北京企业治理出版社,2006.
[2]龙利文: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治理[J].武汉:财会月刊.2005.
[3]赵德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策略[J].山西:会计之友.2005.(5).
[4]张延华:加强应收账款治理着力化解坏账风险[J].山西:会计之友.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