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品牌整合策略(3)
2017-11-01 03:43
导读:案例是台湾明基电通团体和德国西门子的新运营实体BenQ Mobile,并推出了BenQ-Siemens联合品牌手机。 3.收购公司做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和品牌担保者。优点:
案例是台湾明基电通团体和德国西门子的新运营实体BenQ Mobile,并推出了BenQ-Siemens联合品牌手机。
3.收购公司做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和品牌担保者。优点:假如收购公司品牌给被收购公司品牌增添了上风和可信度,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地位将会进步。被收购公司保持高度自治的情况下预示着将有崭新的未来,有强大的合作者在背后支持,顾客觉得更加放心。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组合更加多样化。缺点:员工会害怕这是强加给他们收购公司文化的前奏。它也可能会导致品牌弱化或愈甚者引起品牌混乱。
案例有欧莱雅收购小***、羽西。收购完后,欧莱雅不搞品牌冷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赋予品牌新的生命力,并引导其以全新的形象进进市场。担保者的品牌是著名的,不仅仅是让其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标志,它更增加了被收购品牌的价值。
(三)定位新的品牌
定位新的品牌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司形象。合并后的公司启用了全新的名字和标志,这种情况下公司转型的比较多。案例是工程机械领域的宜春生化被转型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三九生化。优点: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会有崭新的开始。新的投资者会比较感爱好,新的品牌被以为是一个新的机会。缺点:新公司没有吸取原来公司的任何价值。它是所有策略中花费精力最大的一个策略。同样地,它也是风险最大的一个策略,需要意志坚定的信念来创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品牌。
(四)保持两种品牌
对于不是基于两个公司员工和顾客协同作用目的的并购,最好的选择是:品牌还是原来的品牌,这样两个公司的品牌还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案例是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收购健力宝团体的股权。这个收购交易可以作为一个策略性、操纵性和投资性的组合,不是为了整合两个公司的员工和顾客。优点:主要是为收购公司的投资组合服务的,它降低了收购公司的风险,也弥补了机体增长缓慢的缺点。传达了强有力和清楚的信息:还会跟往常一样经营。由于跟他们交易的公司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顾客会感觉到很满足、舒服。缺点:收购公司有可能收购了不熟悉或者远景不光明的公司。假如没有明显的变化发生,顾客和员工都会质疑这种并购的必要性。投资者会质疑收购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多品牌和多系统的操纵。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随着并购活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治理者参与并购,他们都会尽力让他们的并购交易处于能增加收益的少数行列中往。购并后的企业品牌整合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在典型的并购案例中,留意力只集中在对有形资产(比如:财产,土地,设备和运营资本)和一定的更具体形式的无形资产(比如:契约和专利)的估价中。公司品牌策略没有得到它们应有的重视,但是正确的品牌策略在维持和促进员工,顾客和投资者的关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假如品牌策略应用得当的话,公司的品牌可以通过向组织内外传达正确信息达到顺利整合两个公司的目的。因此,治理者需要首先把握公司品牌策略的方方面面,然后在充分考虑员工、顾客和投资者的思想态度上选择正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