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构建
2017-11-02 02:2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构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在我国建设
【摘要】 在我国建设***社会的实践中,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微观活动的主体,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确立科学的财务治理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不仅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相辅相成,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各方利益协调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社会责任;财务治理目标; 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
一、题目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的目标。***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应当在***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履行社会责任是实践***社会的重要举措。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企业理论界和
法学界探讨较多的题目之一,固然迄今尚无同一的定义,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贸易道德、生产安全、职业道德,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节约资源等。因此在我国构建***社会的实践中,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微观社会的主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这一要求,承担社会责任,确定科学的理财目标。
所谓财务治理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协调财务关系所期看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方向。传统的理财目标可以回纳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多种描述。这些理财目标各有优劣,学界对此众说纷纭。笔者以为,基于社会责任观视角的企业理财目标当属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方利益,使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达到最大的满足。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治理者、供给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利益相关者各方所应得到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相关者各方都必须均等得到最大的利益。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的行为一定不能有害于社会,而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一种义务关系,是企业为其四周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的义务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和范畴,与企业有关的主体称为“利益相关者”,他们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和要求,企业在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企业决策行为有关的现实的以及潜伏的、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一切人和群体,具体包括企业的雇员、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债权人等等,既包括股东在内,又包括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则、资源和环境、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所制约的群体。企业虽是由出资者设立、以获取盈利为出发点,但企业究竟是存在于社会之中,与社会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以利益相关者视角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普遍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推广。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客观存在着很多利益相关者,如治理者、投资人、员工、消费者、供给商、社区和政府等,他们都对企业进行了占有性投资并承担因此产生的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处理同各种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其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
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比如说,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局限于企业的慈善性活动及其他福利活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生存安全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又增添了环境责任、资源责任等新的内容。由于本文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就体现为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具体包括对股东、对员工、对消费者、对供给商、对社区、对政府、对环境资源的责任七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