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与完善现行财务评价体系的建议(3)
2017-11-02 02:23
导读:(1)非量化的指标。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背景及员工素质,员工拥有的专门技能,员工满足度和保持力,员工与培训的机会,团队精神,治理职员素质
(1)非量化的指标。企业员工的年龄结构、背景及员工素质,员工拥有的专门技能,员工满足度和保持力,员工与培训的机会,团队精神,治理职员素质、能力及治理有效性等。
(2)量化的指标
●企业研发职员的数目及研发职员占全体员工的比重。研发职员的数目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研发能力的大小;而通过分析研发职员所占的比重可以间接判定企业对研究开发工作和产品创新的重视,也间接体现了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人力资本的取得本钱即企业为吸引人才发生的与招募相关的广告费、人事费等;培训或发展本钱即企业对员工的上岗前及在岗技能培训、在岗学习进修等发生的用度;保持本钱包括员工工资及福利费、为留住好的员工而增加的报酬等。
通过该指标可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和治理状况,了解企业对知识资产投资是否重视及其知识资源的优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以后的获利能力及经营发展的潜力。
●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进产出比率。通过该指标可评价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效率。
在分析企业人力资本信息时,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过往3—5年或更多年份企业职员尤其是中、高级治理职员、核心技术职员或高级工程职员以及研发职员的活动性及变更情况,职员满足度或保持度、职工学习或接受培训的机会,评价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能力,并评价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3.由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衍生出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创新能力是指企业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成为好多企业的核心竞争上风和制胜的宝贝,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包括创新产品利润率、研发用度投进产出率、技术装备水平、研发职员比重、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这些指标突出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对企业分析评价的新要求。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四)分析反映企业较长一段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信息,并结合企业所在行业及产品市场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远景进行评价与猜测。
我国有些企业比如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业绩变化比较大,对这类企业,其信息使用者比如外部投资者在分析企业的业绩或成长潜力时,应该深进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比如企业所在行业状况、企业上市前3—5年的经营情况、上市前有无吞并行为或资产重组行为等,尤其应关注的是企业上市前3—5年的财报业绩有无明显的异常;对企业发展潜力的猜测则包括企业核心竞争上风、治理有效性、人力资源上风、所在行业远景等。但是也有些与“上市”无关的企业,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业绩与财务状况也有较大的变化,比如四川长虹1999年每股收益2.07元,而2001年主营业务亏损,每股收益仅0.01元。因此,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并不断发展,只考察一定时点或很短时间内的业绩,并不足以反映其发展潜力。对企业的分析与评价,应追溯到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在考察企业整个过往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猜测企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这方面已用到的财务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无形资产投资增长率、人力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以上指标也可以进行多期比较,也可以3年—5年的均匀增长率等。
(五)对企业经营绩效和发展远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时,把有关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动态与静态指标以及有关企业有形资产和知识资产资料等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避免对企业评价有失偏颇,又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和熟悉,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和企业治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传统的财务综合评价,如杜邦法等,只涉及财务指标,不适应企业绩效评价的要求,无法对非财务因素进行有效的计量与评价。如何将定性指标纳进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评价,也是当今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分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等文件,在原来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指标,专门对影响绩效评价的非计量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还有企业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分析方法,对妥善地解决这一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