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利率调整的主要动因和可能走势分析

2017-11-04 02:13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利率调整的主要动因和可能走势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今年央行五次上
摘 要:今年央行五次上调利率为历史罕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CPI的变化水平,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是当前影响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未来的利率调整还可能继续进行,但调升的幅度、调整的频率有限。
  关键词:利率调整;CPI;货币政策;调控走向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央行为什么要多次上调利率?影响其调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将来的走向如何?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近年来利率调整的基本情况
  
  今年九月央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加息,也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八次加息。今年五次上调的基本情况如表示:
  
  分析上表,今年以来利率调整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调整的次数多。一年已经调整5次,为历史罕见;
  (2)调整的频次高、间隔时间短。第4次调整与第3次仅隔31天,第5次调整与第4次调整仅隔23天,为历史罕见;
  (3)存款基准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每次调整的基点不完全一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每次上调都为0.27个百分点,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有时上调为0.27个百分点,有时上调为0.18个百分点;
  (4)存、贷利差经过调整后有缩小的趋势。今年一年期存、贷款利差调前为3.6个百分点,5次调整后为3.42个百分点,缩小了0.18个百分点;
  (5)每次调整都为上调。这就表明从2004年开始,央行的利率调整已经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与1996年-2003年的八次下调形成的降息周期,走势相反。 中国大学排名
  
  2 影响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
  
  众所周知,利率是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杠杆。利率对聚集社会资金,对投资规模,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货币流通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央行是否进行利率调整,是加息还是降息,不是任意为之的行为,而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济运行的状况而采取的重大政策行动。
  (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稳定,需要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发展出现过热迹象时,特别是出现通货膨胀时,央行一般调高利率以抑制资金的过度需求,使过热的经济降温。央行今年多次出手调高利率就是针对近年来银行信贷增长过猛,资金流动性过剩严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经济增长出现由偏快转向过热迹象时所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
  (2)CPI的变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长期以来央行调整利率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参考CPI的变化。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情况,价格总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05年我国CPI同比上升为1.8%;2006年上升1.5%。但今年以来这一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10月CPI累计上升到4.4%,7月份同比上涨达到5.6%,8 月份达到6.5%,9 月份达到6.2%,10月份达到6.5%,超过了年初提出的今年控制在3%以下的目标,并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表象。而CPI的走高,使居民的银行存款实际利率由正转负,而且起来越严重。1-10月份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分别为0.032%,-0.368%,-1.068%,-0.552%,-0.952%,-1.738%,-2.936%,-3.17%,-2.33%, -2.63%。正因为如此,抑制通货膨胀、降低通胀预期,必然成为央行应用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使得调升利率成为必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金融机构的成本和收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贷款资金从投放到收回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多种不可预测因素导致风险成本的产生,同时金融机构的经营也需要获得预期收益,至少要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收益率,成本、收益决定和影响着利率的总体水平。我国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现实和历史的原因,职工队伍和机构体系庞大,管理效率较低,经营成本较高,这就导致在利率结构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内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远大于发达国家的存、贷利差。如何与国际接轨,逐步缩小这种差别,兼顾现实状况与未来的发展,是央行在制订利率政策时应考虑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影响今年利率调整,导致存、贷利差缩小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评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