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权制下团体化企业财务治理(2)
2017-11-06 02:33
导读:财务治理体制是企业团体内部团体化财务治理体系的基础,大致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财务决策治理权限的划分,是整个财务治理体制的核心,集权制与
财务治理体制是企业团体内部团体化财务治理体系的基础,大致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财务决策治理权限的划分,是整个财务治理体制的核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差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集中”或“分散”概念,而在于“权”的界限及其所体现的多层级结构特征。集权制的财务治理体制是指,企业团体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决策实行集中和同一治理,下属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集权制财务治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财务治理权利的集中监控、财务资源的集中配置和财务信息的集中共享。分权制的财务治理体制是指,企业团体只保存对下属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完全下放到下属子公司,下属子公司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团体母公司备案即可。
实行集权式财务治理具有如下优点:
1.强化团体整体资本经营;
2.加强内部监控;
3.降低财务用度;
4.进步公司信贷的信用等级,扩大信用。
五、实施集权式财务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1.将实现团体企业持续发展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团体财务治理的总目标
实施集权式的团体企业财务治理,首先要明确并同一财务治理的总目标,并将目标贯彻到团体企业的每一个分公司及分支机构。团体企业的财务治理应始终围绕利润最大化这个总目标,根据各所属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财务手段,比如加速应收款及存货的周转率、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进步活动比率、进步净资产利润率等等,实现团体持续发展的利润最大化。
2.以产权为纽带,加强财务治理
团体企业应明晰各所属公司或机构的产权关系,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财务治理制度。具体要求是:(1)建立完善的产权登记治理制度,做好产权的日常登记和变动登记。(2)建立严格的资本金治理制度,由母公司作为产权的所有者考核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母公司以对子公司的出资额为限,享受出资者权利,并承担有限责任。 (3)建立定期资产清查制度,严格各项资产减值预备的提取及核销的审核手续,对已核销的资产进行备查登记,杜尽资产流失。(4)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评价考核体系,客观、综合、科学地对所属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
中国大学排名 3.实行团体内部会计委派制
团体公司作为所属公司产权所有者,可对所属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团体公司向子公司派驻财务经理,对重大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行与总经理联签制度:财务经理的工资、奖金等与所在单位分离,以保证实在行会计监视的独立性,团体公司对被委派的财务经理定期考核和轮岗。
4.加强资金的同一治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的作用
集权式财务治理的基本要求是资金一定要同一调度和治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团体公司这一组织形式的上风。团体结算中心的职能一定要到位,起到公道筹资、调剂余缺、控制流向、确保收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