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探讨(2)
2017-11-06 03:08
导读: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无章可循、监视控制机制不健全,或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从而造成财务治理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无章可循、监视控制机制不健全,或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从而造成财务治理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以“三农”服务为宗旨的合作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各地在实际工商登记时不尽相同。有些地方登记为企业法人有些地方登记为事业编制,而有些地方登记为社团法人或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造成其会计制度适用的不一致。还有的专业合作社没有及时规范建账。
2.3 财务职员配备不健全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
由于合作社业务相对产业企业来说比较少,收进也有限,为了降低本钱,没有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及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会计和出纳。会计、出纳岗位由理事长、监事长或本社社员代理,或者聘用村会计、出纳兼任,而有些聘用的会计、出纳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无证上岗,违反了会计核算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职员多为兼职,即使是专门的会计职员也大部分来自社员,他们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的会计和财务知识,不懂会计核算,根本不能在会计工作中发挥核算和监视职能。
2.4 缺乏必要的财务监视机制
有的合作社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分,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视机制,另外,多数合作社成员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使公然合作社财务状况,很多成员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监视作用,同时,外部监视也没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一方面,审计、财政、税务等诸多国家监视机关为完成各自的任务各有侧重,相互间缺乏协调配合,监视协力远未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组织仍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缺乏严格的规范和治理,其鉴证可信度比较低,起不到应有的公正监视作用。
3 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题目的对策和建议
由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题目,个人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手解决以上题目:
(1)首先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思想教育。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合作社的社员都懂得财务治理的重要性,重视财务治理工作,把财务治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让合作社中的从领导到社员都树立重视财务治理的思想,这主要就靠宣传教育。
(2)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弥补资金的不足。
一方面创新我国农业合作社股金筹集机制,增强其内部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进的灵活机制,以进步合作社资金实力。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进步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合作社的发展有法可依。利用政府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金融环境,并为其创造有效贷款担保机制,筹集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资金,以进步资金实力。
(3)建立健全的财务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依法建立财务治理体系,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内部治理。
首先,合作社应该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监视制度。本着本钱效益性原则明确内部岗位责任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实行钱、账、物分管,建立健全的经手、签收、审批程序,防止贪污、侵占、挪用合作社资
金资产。其次,合作社应结合自身治理需要和业务特点建立会计核算体系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和内部二级科目,便于会计信息的收集核算和会计监视。对于建立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应定期或不定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要及时加以完善。 (4)加强财会职员队伍建设,进步财务职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专业合作社专业财会职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工作,财会职员不仅要熟悉企业会计制度,同时要熟悉专业合作社独特的生产经营模式,了解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在财务处理中的特殊要求。因此财会治理职员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后续教育,加大《会计法》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作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还应带头并要求社员加强学习财会知识,进步全体社员的财务治理意识。对财会职员应实行聘用制,挑选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职员担任财会工作。会计职员应该持证上岗,定期培训,使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进步。合作社要加强对财会职员的考核,完善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