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风险防范:公办高校财务治理改革的新课题

2017-11-06 03:0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风险防范:公办高校财务治理改革的新课题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风险泛指在活动中因受
风险泛指在活动中因受难以猜测的因素,出现与初衷利益相悖的潜伏损失,并可能引致对行为主体的危害的事态。财务风险概念最早是针对的理财活动提出的,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财务风险。但是就公办高校来说,是否也存在财务风险?此前,很多学者已就高校负债风险作了,本文基于系统思想和广泛调研,力图作出更为全面的、深进的研究。

一、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三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置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既明确了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也界定了高校应独立承担的民事责任。近些年来,随着法人地位的取得,以及“ 政府宏观治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的教育体制的推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新背景下,高校在办学结构的调整、规模的、资金的筹集、经费的使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正是这种独立的自主权,使高校的财务治理已由过往的无风险治理转变为现在的有风险治理,如过度举债风险,据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公办高校负债已达3000亿元,有的高校负债多达一、二十个亿。江苏共有115所公办高校,一般负债在2至8亿元,已大大超出了学校的承受能力。高校负债经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面对如此巨额负债,政府态度很明确,教育部在教财部[1999]10号文件中指出:高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银校合作工作,教育部不承担此类贷款的还款责任。因此,正确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不仅是防范财务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需要,也是落实发展观,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调查表明,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负债风险、运营风险、投资风险。
(一) 负债风险
负债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产生的影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及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高校负债风险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有:
1.缺乏风险意识。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学,而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竞争机制,即“优越劣态”。高校领导者片面理解“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普遍怀有学校贷款、政府“买单”思想,对没有“看准的”也大胆地举债,大胆地投资,导致决策失误。
2.缺乏制度约束。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是以上级政府为主的纵向约束,高校只是教育主管部分的附属机构。国家集兴办者、投资者及治理者于一身,高校以完成上级的计划、任务为目标,即使在办学过程中欠下巨额负债,领导者也不会付出多大和经济代价。
3.缺乏战略眼光。一些高校领导者存在短期行为,只顾眼前政绩,忽视长远发展。有些高校领导者为了在自己任期内干出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不惜贷款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以实现自己的任期目标。目标可能实现了,但也给学校留下沉重的债务。
4.缺乏需求猜测。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民办教育,随着加进WTO,境外教育资源也纷纷进进合作办学,这些都将对公办高校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而高校对办学规模的发展缺乏科学猜测,盲目贷款扩大规模,很难想象,多年后高校可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风险。
(二)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高校在其办学过程中由于运作治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高校运营风险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有:
1.财务信息不真实。为了应付上级的审计、税务部分的检查,有些学校人为篡改数据,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学费催缴不得力。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欠费数额越来越大,严重削弱了学校经费的自给能力,影响了学校的资金筹集,给学校财务收支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教学质量治理不严格。在扩招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学硬件、软件严重不足,教育质量治理留于形式,有的学校连续十多年未处理过一起教学事故,已面临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困难的风险,终极将导致学校声誉下降,生源严重不足,甚至***关门。
上一篇:深化改革推动行政政法财务治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