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公办高校财务治理改革的新课题(3)
2017-11-06 03:08
导读:3.加强资金集中治理。一是,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努力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治理和监视,进步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
3.加强资金集中治理。一是,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努力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治理和监视,进步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设立内部银行,实现校内资金的集中治理。全校只有结算中心在银行开设帐户,校内所有二级会计核算单位均在内部银行开设帐户,处于学校的严密监管之下,同时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三是,实行会计委派制。要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明确委派会计职员的职责、权限以及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
4.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止职务犯罪。财务治理部分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建立适合本校业务特点和治理要求的资金安全治理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牵制,认真落实银行对帐单“双签”制度,以达到学校资金运行安全。同时规范基建项目工程、重大物资设备及图书采购的招投标制度,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5.加强国有资产治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要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治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网络治理系统。既要避免重复购置,又要公道组织和调配资产。二是,要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制度,实行资源共享,进步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三是,要加强和规范无形资产的治理,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源本钱核算与违约追究,以防范人才的不断流失。
6.深化校内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以降低办学本钱,进步办学效益。进一步加大后勤化改革,引进风险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对独立的后勤服务实体;对机关等非教学职员实行定编定岗,公道安排教学职员与行政职员的比例,以减少职员经费支出;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行聘用制,按需设岗,以岗定酬,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大学排名 7.进步财务职员素质,积极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一是,推进财务工作从传统的核算型向全面参与学校治理的决策型转移,从事后算帐向事前猜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转移。二是,要加强对财务职员新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财务职员防范、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对投资风险的防范
1.明晰产权关系。规范学校的投资核算和治理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事企分开是确定法人地位的关健。对校办产业的厂房、设备等学校资产要进行评估,学校以评估价作为对校为产业的投资额,享受投资者应有的权益。企业对学校投进的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2.落实投资责任。产权关系明确后,学校作为投资者以出资额享受权益,参与决策和治理;经营者向出资者负责;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权债务承担责任。
3.规范企业组织。学校要根据自身专业技术的上风,创办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首先,要科学论证,切忌盲目投资,盲目上项目。其次,要强化治理,公然招聘企业负责人。建立健全企业法人组织形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科学治理。
4.强化激励机制。实行经营者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经营者年薪制等治理机制,把经营者的收益、员工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直接挂钩,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奖罚分明,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主要
① 张甫香,卢盛江,周亚君.高校负债风险化解与防范. 江苏高教,2006:1
② 李文江.高校融资的规模化.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③ 胡信生等.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④ Fredrik Nilsson. Parenting Styles and Value Creation:A Management Control Approac.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0:1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⑤ Carcello J V, Neal T L.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nd Auditor Dismissals Following “New” Going Concern Reports. Accounting Review, 2003,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