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财务治理的思路(2)
2017-11-06 05:00
导读:(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题目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
(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题目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1、融资方式单一,争取银行借款困难。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外贸行业目前在商品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付款方式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利用贸易信用周转的时空越来越狭小,因自身原因,又不能通过发行债权或股票进行融资,只能从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而争取银行借款又十分困难,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小,风险大,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外贸属于流通企业,竞争激烈,很难找到借款担保,就连贸易项下融资,如开立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押汇等往往也是通过抵押或担保都相当困难,更别说一般活动资金贷款了。
2、资金运用不当,缺乏融资本钱观念。企业盲目上项目,挤占活动资金,在资金运营上往往活动比例下降,影响正常周转。另外,企业对融资本钱的观念比较淡薄,资金报酬率低,业务利润仅仅够支付银行利息。(四)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题目
1、对治理层的内部控制薄弱。企业改制后,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但对决策层的控制还是个难点和盲点。治理层把控制看成是对下属员工的治理手段,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得公司股东形同虚设,监事会制度更是流于形式,董事长和总经理缺乏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争权夺利,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视控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会计核算只有反映,没有监视。对财务职员的挑选,以是否“听领导的话”为标准,财务职员对经理言听计从,不敢监视。整个业务流程只有业务员知道,别人插不进往,收购商品和结汇都是转动的,一笔出口的采购应该与哪笔销售收进、出口用度相对应,只有业务员才清楚,财务职员只是根据业务员的“配单”来做账,对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业务过程,只有到收汇时才能看出,这时再谈控制风险已经晚了,根本谈不上对业务的监视。
3、财务核算失真。有些外贸公司有业务,为了逃税等目的,经常做一些“真自营假代理”、“假自营真代理”的花账,有些外贸公司自身业务没有一笔,仅仅靠提供代理服务生存,为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实际业务人拿到出口退税和业务利润,违反会计真实性原则,将代理做成自营,财务账面所反映的不是经济业务的实质,表面上亿元的自营收进,都是过账,实在质是代理收进,所以,很多财务分析指标失往其真正意义。外贸企业只是一个票据流转中心,一台收汇机器、付款机器、退税机器,帮助业务人逃避税收的机器。
(五)财务职员治理水平不高
由于外贸企业多年动荡、改革,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职员跳槽选择了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造成财务职员队伍不稳定。另外,财务职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治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业务信息的治理上,对财务治理的各个工作阶段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包括财务猜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治理的要求。二、改善外贸企业财务治理的思路
外贸企业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题目,既有历史的积弊,也有新生的题目,既有宏观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一套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灵活的财务治理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财务部分就能搞好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关财务治理体系。所以,外贸企业的财务治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没有包治百病的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