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及治理模式探讨
2017-11-06 05:3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西部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及治理模式探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民营为创造税收、繁荣
民营为创造税收、繁荣、增加
就业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民营企业的中也看到,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治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仍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状态。西部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其中企业财务治理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特征,探索财务治理与理财环境影响的关系,有助于进步财务治理水平,促进西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西部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现状 客观而论,西部民营企业财务治理不是水平高低的,而是“有”或“无”的题目。长期以来,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西部根本没有的财务治理活动。这些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或股利政策的做出和制定,要么是任性而为,要么是以“权”定夺,完全没有经过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另外,为数不少的高层治理职员的理财观念淡薄,甚至存在严重误解。长期以来,将财务治理的重点放在融资活动上,以为有了资金,企业便可无所不能,等等。很多经营者忽视了财务治理的核心地位,治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治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治理格式之中,企业财务治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西部民营企业在加强财务治理方面碰到了阻碍。例如,政策的“歧视”使西部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治理部分大量的干预,使西部民营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短期化;财务治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所以在财务治理中长期存在如下题目: (一)治理职责混淆 部分企业治理结构运行不够规范,权责不到位。如对企业投资计划、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未经股东会批准即予实施。西部民营企业典型的治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同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治理带来负面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财务治理观念淡薄。 (二)核算粗放 主要表现在:任意简化会计手续,滥用会计科目;账外设账,会计结算实行体外循环;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定期盘点,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造成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不顾效益好坏,盲目规定“保底分红”、“保息分红”;在税前支付红利,逃避所得税。此外,大多数企业技术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实行会计电算化。 (三)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我国西部民营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西部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题目。 (四)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一是西部民营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银行和其它机构是西部民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西部民营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西部民营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进步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的本钱。二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三是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五)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治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西部民营企业以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进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西部民营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民营企业的治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治理不到位,出了题目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