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思考(2)
2017-11-07 01:24
导读:(2)确立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目标就是要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于今天的一些国有企业,一直用财务治理任务代替企业财务
(2)确立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目标就是要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于今天的一些国有企业,一直用财务治理任务代替企业财务目标,即为:组织资金供给,进步资金效果;降低产品本钱,增加企业盈利;分配企业收进,完成上缴任务;施行财务监视,维护财经纪律。在今天看来,显然已经失往了财务目标原有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以为,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标志有四个: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活力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实现这四项标志的最大化只有实现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由于在西方环境下,债权人的利益被充分考虑,因而其称之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对我国来说,未来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激烈的而又是理性的,只有给企业确立正确的财务目标,才能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3)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①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留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治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宝贝。②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③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当企业在资金、技术操纵、治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鉴戒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另外,要留意实施跟进战略,规避投资风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监控和约束机制。
①完善财务总监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强化财务监视,维护出资者利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题目的发生。
②强化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审工作机构,进步内审职员素质,加强对企业内部
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审计和监视,前移监视关口,变过往的“事后监视”为事前、事中监视和实时监视,并将内审与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杜尽财务信息失真现象。
(5)培养学习型财务队伍,建立理财新理念。
积极组织教育培训,进步财务职员素质 为确保现代财务治理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努力进步医院财务职员的整体素质,医院应积极组织财务职员参加教育培训,科室内部要定期组织财务职员进行业务学习,把握国内外最新的财务动态,还应创造条件鼓励财务职员参加学术交流。财务职员要不断的学习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把握现代化的科学治理方法,运用现代
数学、
法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从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理财方案。财务职员必须树立适应新经济的理财观念。这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化观念、科学发展观念、风险观念以及创新理念。
(6)软件公司密切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财务软件产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品,作为客户与软件公司之间也不是简单的一买一买关系。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很好:“软件创造客户价值”,但还应加上一句:“客户体现软件价值”。由于,企业通过软件的使用,引进了一套新的工作标准和新的工作方式,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治理水平,而软件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用户使用才能够体现出来,不断满足用户需要的过程,也是软件自我完善自我升值的过程。企业选择一款财务软件,实际是在选择一个长期合作伙伴。财务治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技术进步和治理的深化,需要不断升级;财务软件也必须随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及时进行变更,软件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和生存发展能力,对用户企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