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财务治理题目及解决之道(2)
2017-11-19 01:44
导读:(二)企业财务控制不到位 目前中小企业大多数还是家长式治理,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于是出现了财务整体治理混乱、基础工
(二)企业财务控制不到位 目前中小企业大多数还是家长式治理,财务是由老板单线控制,但是往往又控制不住,于是出现了财务整体治理混乱、基础工作薄弱、缺乏风险控制系统等情况。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本钱而缩减财务职员,很多企业甚至从财务到会计到出纳本应该由三个人完成的工作交给一个人来完成。有些中小企业固然也有公司治理规定和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具体操纵中却因难以严格把关而导致制度和规定名存实亡。
(三)财务风险与危机不可避免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财务风险,比如:(1)由于经济活动的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表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贷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由于
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活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5)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在市场旺销时,其资产规模和经营收进大幅增长,而一旦政策的、人为的、的风险忽然到来,则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治理需要和解决的一个重要。
(四)财务信息不正确 中小企业本钱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是:(1)乱挤本钱。不区分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将一些不能列进本钱的非经营性支出如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等直接列进生产本钱,从而严重违反有关本钱核算和治理制度,使本钱增大,利润减少。(2)不区分本钱核算对象,乱计本钱。企业没有划清不同本钱核算对象之间的本钱界限,使各本钱核算对象回集的本钱不实。(3)不区分期间,乱计本钱。企业没有划清本期与非本期本钱之间的界限,没有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处理有关本钱项目,使本期本钱不实。(4)由于内部核算、治理制度上的欠缺、不完善使本钱失真。例如:有的单位以材料发出数为实际耗用数来材料本钱,而不管发出数与实际耗用数之间有无差异。
(五)财务职员业务水平不过关 由于中小企业治理者本身治理能力和治理素质不高,没有将财务治理纳进企业治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财务治理观念,因而不注重培养合格的财务职员。财务治理职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落后,缺乏把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的要求相往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三、改善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可行之道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存在的题目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题目,除了政府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之外,中小企业自身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建立现代企业价值观,明确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 企业财务治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进步而不断深化。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加速,深刻着企业生产经营治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治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治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往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