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主体——出资者的财务风险治理(2)
2017-11-19 04:31
导读:三是进行对外投资约束。由于不同出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因而这种投资风险的变动必然影响出资者的实质权益的变动,相应出资者必然要对对外投资进行
三是进行对外投资约束。由于不同出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因而这种投资风险的变动必然影响出资者的实质权益的变动,相应出资者必然要对对外投资进行约束。同时,决定资产经营者或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确认的范围不同、计量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当期资产的多少和利润的多少,进而影响出资者权益、特别会影响长期出资者与短期出资者的利益分配。所以,企业的会计政策必须经过出资者批准,在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后,这将变得更加明显。
四是进行资产使用约束。资产经营者在使用资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减少资产的行为会使出资者权益减少,另一方面,任意改变资产的原使用用途,会使出资者原设定的投资领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必然会引起出资者原预期的出资风险和收益水平的变动,进而影响到出资者权益。为此,必须对资产经营者的资产使用进行约束。一般而言,凡是会出现长期改变资产的原使用性质的资产经营行为都应受到出资者的约束。
五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为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确保资本安全和增值的自律机制,并使出资者对企业的约束把结果约束和过程约束结合起来、外部监视与内部自律结合起来,出资者必然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于企业内部,而实质是为了维护出资者的权益,故而它也是出资者财务的一部分。同时,建立健全财务监视体系具体包括充分行使股东大会的权利,派出独立董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只有做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视,才能抑制经营者追求的欲看,从而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