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题目探析
2017-11-19 01:4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题目探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题目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
[摘 要]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题目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间接融资是目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固有的高风险性特点与贸易银行对其资产安全性的要求产生了矛盾。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特点进手,分析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间接融资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境
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回结起来看就是一个新的技术思想的形成到研究、开发、生产,进而到第一次贸易应用等有关的技术活动。因此,技术和资金的顺利结合是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据统计,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世纪90年代已高达80%左右。尽管我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80%左右的贡献率相比,我国只有20-30%的水平。我国每年产生大约7万多项专利技术,3万多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但转化为商品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困难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而缺乏资金支持是首要原因。目前,一项针对中关村科技园区7000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所做的最新调查显示,这些企业中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缺口,然而往年却仅有330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贷款成功率仅为4.7%。2004年《深圳市科技创业环境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也指出大部分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固然近年来中心和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文件,各大银行也都宣传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表露,我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而民营企业尽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融资难的题目更加突出。单个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筹资数额小,筹资本钱高,筹资中介少,筹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等因素更是加剧了融资难度。它们在投资授信实体看来,信誉度较低,融资风险较高,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较严重。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外部投资者、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技术水平、经营远景和信誉不甚了解,所以不愿意投资或贷款。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各方面的研究显示,融资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首要障碍。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反映到融资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任何融资决策的基础是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风险的类型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到融资方式的选择和资金的来源,所有的风险都表现为融资难度的增加。筹资难、贷款难、资金紧张几乎已经成了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通病。
二、间接融资是目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投进、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因而经济效益好,回报率高。正是由于高回报率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有能力承受相对高的融资本钱。这类企业对其外部资金来源的要求是:数目大、期限长、能承受暂时的风险。而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正是适应这些特点的外部融资方式。但是,在正式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股票融资有最低资本规模和经营年限的要求,该要求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显然“门槛”太高。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并没有缓解这种难度。由于上市公司同样需要满足适应于主板市场的有关盈利的规定。此外,中小企业板上市筹备时间长,通常要上市主体成立三年以上,上市后控股股权不能流通,这些限制把普通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拒之门外。
风险投资的发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外部融资的困难,但其规模有限,且对投资方向、数目、运行机制等有着严格的规定。风险投资者承担了高于银行向小企业贷款产生的信贷风险,通常要取得更高的回报。因此,风险投资的目标通常指向特定的经济部分和行业。这自然会使很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获得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