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实施中有关财务治理和核算题目(2)
2017-11-24 02:31
导读:(一)明晰产权关系。在后勤化的进程中, 要真正落实高校国有资产宏观治理职能, 规范微观经营责权, 必须明确学校作为后勤各实体国有资产的宏治理主体
(一)明晰产权关系。在后勤化的进程中, 要真正落实高校国有资产宏观治理职能, 规范微观经营责权, 必须明确学校作为后勤各实体国有资产的宏治理主体, 后勤各实体作为国有资产运营的微观主体, 实现产权明晰, 事企分开, 促进后勤社会化进程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 学校与后勤各实体签订国有资产
租赁合同, 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提取标准和返还额度, 学校按投进资本的额度享有所有者权益。另外, 学校通过对后勤各实体阶段性运营后果的考核, 评价后勤各实体的国有资产运营效果。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 以考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为核心, 综合评价财务效益,社会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能力等各项指标, 通过内部考评与外部考评, 促进高校后勤国有资产的保值。
(二)制定公道的价格收费制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财务与高校财务的关系由改革前的经费划拨转变为服务收费,必然涉及到服务结算价格和收费标准的题目,学校作为甲方应公道确定后勤团体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建立的财务结算关系。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应严格执行有关申报、审批手续,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参照社会价格,并尽可能采取市场价格,按规定及时向国家缴纳税款。对于某些敏感的服务价格调整,必要时可以执行听证制度,以建立公道的后勤服务价格体系。
(三)制定科学的本钱核算。高校后勤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增强本钱治理意识,按核算的一般原则。1.制定公道的消耗定额。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各服务单位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各企业要从降低本钱上下功夫。首先就要对各项开支进行核算,制定公道的消耗定额。例如,维修队的核算要制定直接材料、辅助材料、单位工时公道的消耗定额等,车队的核算要制定单车百公里油料消耗定额、单车维修费消耗定额等。企业据此进行本钱考核。2.是企业应将水、电、供热和维修等作为企业的产品进行本钱核算,从投进到形成产品,进行严格的控制。企业应每月制定产品的目标本钱,将本钱层层分解,假如对每一个工序都有目标本钱进行控制,终极形成产品的目标本钱。每一工序与目标本钱进行比较,就能找出本钱超支的原因。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企业可实行全员聘用制,员工与企业签订
用工合同。每名员工、每一工序都要定人定岗、定指标,行整改。开支大小、本钱高低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深化体制改既能降低本钱又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加强后勤团体的财务治理,不断进步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学校与后勤团体由主体与所属部分的关系,转变为两个同等主体服务与被服务的合同或契约关系,财务关系也成为独立主体之间关系。学校对团体应实行“同一领导,集中治理,逐级审批,分户核算”的财务治理模式。后勤团体设立财务部,财务部对内要处理好各实体与全体职工的利益关系,积极主动地向团体及各实体提供真实、完整、正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对外要协调好与计财处、审计处、税务、工商等部分的关系,并接受指导、检查和监视。后勤团体尤其要加强本钱治理,实行本钱核算,真实地反映后勤团体的经营本钱,为学校后勤改革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具备社会可比性,有利于高校后勤团体的进一步发展并参与社会竞争,还有利于公道避税。
(五)建立定期财务制度。团体财务部分每季度组织各后勤实体召开后勤服务分析会,对各个实体的经营情况、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对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的实体及时进行整改。
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高校的改革也将向纵深发展,财务核算的方法也将不断向企业财务核算靠拢。后勤财务部分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核算方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