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解析中国银行业改革

2017-11-26 01:3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解析中国银行业改革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国有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变革和信贷产品发展的日益困难,更来自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的国有银行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真正实现资产质量、内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转变,才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根本。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一、中国银行业的困境
  
  (一)不良贷款依然困扰中国银行业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这是特殊经济环境和政策空间下难以避免的产物。多年以来,伴随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失衡,为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
  截至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已经下降至7.09%,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在各类银行当中,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最低,仅为0.78%,紧随其后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底的不良率为2.81%。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虽然也有大幅度下降,但2006年末仍有9.22%。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是4.78%和5.9%。
  在全球乃至我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不良资产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
  (二)所有者缺位
  理论上国家是国有的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但实际上却很难切实地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行使所有者的有关权力。
  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自认为是所有者的代表,逃避监管,滥用权力,造成“内部人控制”;另一方面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既然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同属于国家,那企业欠银行的债务只不过是“一家人”内部的问题而已。这样既容易产生“政府负无限责任,而银行由内部人控制”这一严重弊端,也会因资本金、不良资产、治理制度、内部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金融风险威胁银行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风险。我国经历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碰撞、冲突、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兴企业,同时冲击了大量落后保守的企业,也出现了大量的停产、合并、兼并、破产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资不抵债,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比重更大,隐藏着大量的呆死账贷款,这严重地制约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虽然经过两次不良资产剥离,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仍然较高,这已成为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首患。
  2、结算风险。近几年,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业务岗位的案件又呈现出高发势头,主要也是由于这些业务的操作环节内控管理不到位,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调查不够。
  3、道德风险。目前我国银行由于管理仍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人治”的成份多,“法治”的成份少,内部控制严重不足,致使道德风险日益突出。
  (四)流动性过剩
  过多的流动性使得大量银行资金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被迫涌入目前仍很狭小的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收益率水平屡创新低。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使用效率太低和使用渠道太窄,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消费信贷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银行大量资金积压,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的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的利率产生倒挂的现象。流动性的持续堆积使得银行体系蕴涵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
  (五)金融腐败使国有资产流失
  融资的垄断性一方面导致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由于风险释放有一个时间过程,不会对国有银行各级负责人构成短期制约,届时风险暴露时,那些负责人早就走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而另一方面拥有资本配置权的寻租行为和短期业绩带来巨大个人利益回报,而风险损失始终由国家买单兜底。这无疑暴露出国有银行体制、监管机制等诸多缺陷。
上一篇: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