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与效率关系分析

2017-12-01 01:4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与效率关系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提要】为了提高银行效率,转轨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银行私有化改革。然
【提要】为了提高银行效率,转轨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银行私有化改革。然而,私有化又带来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本文论证了如果监管部门为了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话,会造成银行体系萎缩,反而会降低银行业效率,对我国来讲,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银行体系是当务之急。
【关 键 词】经济转轨/银行业/稳定性/效率
【 正 文 】
在计划经济,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业非常稳定,没有发生过银行倒闭事件,但是银行业效率低下。为了提高银行效率,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银行私有化改革。银行私有化之后,脱离了政府信用的保护;加上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继承了不少软贷款和坏帐,因而私有化不可避免带来银行体系不稳定。几乎每一个经济转轨国家都曾经历了某种程度的危机。例如,保加利亚的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一度占银行总资产的60%,1992年爱沙尼亚无清偿能力的银行的资产占银行资产总额的47%,1995 年拉托维亚一家最大的私有银行出现了近1亿美元的损失后,中央银行被迫出面接管。
同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不但不稳定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主要表现在信用创造数量较少、资本市场不发达、信贷配给效率低。
既然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体系既不稳定也无效率,那么应制定怎样的银行监管制度来提高效率增加稳定性呢?一种观点认为稳定的重要性大于效率,因为银行危机给带来的成本太大,所以应该提高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或者更进一步说禁止私有资本进入银行业。但在没有私人资本进入的金融业中,银行的效率极其低下。如果监管部门提高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私有银行可能会将资金投入到其他经济部门甚至退出银行业。因此,较高的银行资本要求可能使银行风险降低,但会带来整个银行业的萎缩,从而降低了银行的效率。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银行体系的效率低下又会带来银行体系的更加不稳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一、当前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的特点
多数经济转轨国家是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银行,并且建立了众多的小型商业银行,许多国有银行也进行了私有化改造(包括股份制改革)。在为提高效率而进行的银行业改革的过程中,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坏帐和银行倒闭。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体系中呆帐和风险贷款的比例普遍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承接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软贷款。表1显示了一些国家不良贷款占银行总资产比例的详细数据。
表1 部分国家银行体系状况表(1994-1995年中期) 国家 银行 国有 最大5 国有 近5年 不良资产 国内信
名称 总数 银行 家银行 银行 关闭 (%)1 贷/GDP
数 资产份 占贷 的银 (%)
额(%) 款的 行数
比例
(%)
保加利亚 34 10 90 80 0 50/100
捷克 58 1 69 3 15 94.8
匈牙利 41 3 63 55 2 10/35 62.8
波兰 73 5 66 3
    上一篇: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