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治理与政府财务信息表露思考(2)
2017-12-03 03:38
导读:三、关于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表露的思考 我国提供政府财务信息的主要政府对外报告是政府预算执行 情况报告 ,另外,国民和计划执行报告以及政府
三、关于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表露的思考 我国提供政府财务信息的主要政府对外报告是政府预算执行
情况报告,另外,国民和计划执行报告以及政府
工作报告也提供政府财务信息①。目前,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情况、中心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情况、地方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情况等政府财务信息,也以编制预算决算收支表的形式,编制在《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向社会公布。从目前这种实际情况看,我国政府财务信息表露的局限性在于公然表露的财务信息过于概括和笼统,在财务信息表露的完整性、充分性和相关性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若要改进政府财务信息表露的局限性,首先应明确提出将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运营业绩和决策有用作为财务报告的总体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财务信息的编报和表露才能围绕着新公共治理对政府财务信息的核心要求展开。 其次,就政府财务信息的整体性而言,我国还应进一步拓展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即不仅仅要对政府财政性资金进行核算,还要对政府治理的社会保障金、国有投资和收益以及国家债权债务进行核算和反映,甚至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公益领域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资金运动也纳进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 最后,为了政府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加充分和相关的财务信息,应该同一各级政府财务报告的种类,改革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并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财政部预算司,2002)《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呈报》提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财务状况表;(2)财务业绩表;(3)净资产/权益变动表;(4)现金流量表;(5)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注释”。这里的财务状况表也可称为资产负债表,财务业绩表也可称为收进支出表、收益表、业务活动情况表或损益表。财务报表注释也可以包括附表。这些报表的编制除了现金流量表以外,其余的报表的编制基础应考虑采用应计制,而不是我国目前采用的现金制,由于应计制下的财务报告更能提供充分的相关的财务信息。在不破坏财务报告明晰性的条件下,还应进一步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在这一点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在1991年3月发布的《报告第1号—中心政府的财务报告》具有指导和鉴戒意义。该报告中第63段以为,以确定的使用者(指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基础②,财务报告应当展示政府或单位对财务和资源的受托责任,并通过以下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1)说明资源是否按照法定预算取得和使用的;(2)说明资源是否按照和合同的要求,包括由有关立法部分建立的财政授权取得和利用的;(3)提供关于财务资源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4)提供关于政府或单位是怎样筹集运营资金以及满足其对现金的需求的信息;(5)提供对评价政府或单位筹集运营资金和偿付负债的能力有用的信息;(6)提供关于政府或单位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7)提供在服务本钱、效率和成就来评价政府或单位业绩时有用的综合信息。如此广泛的信息既可以在政府财务报表中提供,也可以在政府财务报表附注或附表中报告,或者在其他必要的补充信息中报告。 在改进政府财务信息表露的探讨中,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是本钱。(魏明海等,2001)研究表明,“追求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既有本钱也有收益”。政府信息表露的本钱既包括本钱,也包括经济本钱。财务透明度实际上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即发布信息意味着政府出让其权力,所以从上讲政府不会向其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尽管政府也希看通过财务信息表露来引导债权人、捐赠人等向其提供资源。在本文中,笔者将财务信息的充分表露而产生的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理解为政府要付出的政治本钱。从政治本钱的角度看,我国更需要制定政府会计准则或在其他会计规范中规定政府信息表露的强制性条款。经济本钱是不问可知的,政府提供的财务信息越充分、相关性越强、透明度越高,则提供本钱就越大。而这些经济本钱大部分都需要由社会公众负担。从经济本钱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在信息表露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受益的程度与经济本钱的高低之间进行权衡,所以政府财务信息表露的透明度、充分性和相关性只能是适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