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投资人财务治理(2)
2017-12-03 06:32
导读:2.4约束资产的使用,决定收益分配政策,经营权是由财产权派生出来的,经营者使用资产必须符合投资人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若变更资产的用途,从而影
2.4约束资产的使用,决定收益分配政策,经营权是由财产权派生出来的,经营者使用资产必须符合投资人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若变更资产的用途,从而影响投资人的利益。因此,投资人对于重大资产的使用必须进行约束,以保证资本目标的实现,投资人法定享有收益分配权,投资人决定分配收益政策应当兼顾企业的近期和长远利益,还要兼顾企业员工、经营者的利益,以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能力。
2.5修理选择会计政策,建立财务监视机制。会计政策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而会计要素能否正确确认和计量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利润的多少,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对投资人的决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3 投资人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
投资人财务治理是一种战略治理,是对投资企业重大决策和重大财务活动的约束,具有中断性。投资人财务治理目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3.1设定经营者的职业水准和基本组织要素。经营者的职业水准和基本素质在一定程序上决定了投资人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经营者的职业水准主要包括:(1)对出资人财务目标的理解以及忠实程度。(2)经营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3)组织治理与人际沟通能力。(4)职业道德观念。企业财务负责介财务治理的具体实施者应由投资人选定。
3.2确定基本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系统。基本治理制度包括:(1)组织机构制度。(2)基本会计政策。(3)财务治理制度。(4)内部牵制稽核制度。(5)决策程序制度等。在建立基本治理制度的基础上,投资人应引导经营者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确定主要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企业高效、有序地运行,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不使投资人资本或权益流失。
3.3实施必要的审计监视。投资人的审计监视分为正常监视和非常监视两种。可分为三个层次:(1)监事会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监视。(2)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监视:一是在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下实施的内审机构监视;二是在经营者领导下实施的对内部职能部分和分支机构的监视。(3)社会中介机构的监视,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月报、年报的审计监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非常监视是指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下实施的审计监视:一是董事会实施的审计。二是监事会实施的审计。董事会实施的审计主要是检查经营者,也可以是董事会或董事。非常监视通常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实施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