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的结构模式(3)
2017-12-04 06:09
导读:1.企业的经济活动始于会计期初已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期内收进与用度发生前(即会计期初)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为: 资产=负债 所
1.企业的经济活动始于会计期初已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期内收进与用度发生前(即会计期初)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为: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静态结构模式
2.期内经济业务的发生,就其对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的影响看,包括两类:涉及收进与用度的经济业务(如消耗资产或产生债务而形成用度,取得收进而增加资产或偿付债务)和不涉及收进与用度的经济业务(如企业发生筹资、偿债及分派事项)。会计期内基本要素的变化关系为:
资产 用度=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进……动态结构模式
这一模式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动态过程的完整描述。该模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要素,均以变动的身份出现,如资产要素是指“资产的变动”,而不是期初数。而收进、用度要素本身属动态要素,表现资金的运动形式。
3.企业特定期间的经济活动止于会计期末已经形成的新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由于会计期末根据收进与用度相配比所确定的利润实质上是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进和业主派得之外的一切权益上的变化,因此,利润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正好即是期内企业经营活动中因收进和用度变动而导致的资产变化额。期末确认企业期内经济活动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之后,财务会计各要素的关系复回为以下形式(相比期初,数目已发生变化):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由于资金运动存在的动态特征,财务会计对象要素结构模式也表现为一种变动的模式群。在时间观念上,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群涵盖了期初、期内及期末全过程的资金运动。在空间观念上,基本要素结构模式群包括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内容。在期初,静态结构模式表现资金运动的初始状态,其揭示的数目关系是“期初数”,要素结构模式实际上就是“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期初所有者权益”。在期内,动态结构模式表现资金运动的变动状态,其揭示的数目关系是变动数,要素结构模式实际上就是“资产变动 用度发生=负债变动 所有者权益变动 收进取得”。在期末,新的静态结构模式所表现的经济意义与期初结构模式相同,但由于经济业务在期内的发生,其数目上已发生变化,说明的是新的数目关系。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2]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文硕,等,译.北京:中国贸易出版社,1989.
[3] 魏杰.现代产权制度辨析[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4] 毕晓为.西方会计方程式的演变[J].财会通讯,1997,(8).
[5] 韩淼.论会计平衡公式的一般形式[J].财会通讯,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