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立足于全球化的新视角(3)
2017-12-06 02:45
导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淡化汇率所承担的促进贸易、乃至一些可能的政治色彩,重新回归到将汇率作为一个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工具的本来功能上来,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淡化汇率所承担的促进贸易、乃至一些可能的政治色彩,重新回归到将汇率作为一个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工具的本来功能上来,汇率政策的目标,应当就是服务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和宏观经济的平衡。我国GDP只是日本的1/3,而外汇储备却已超过日本,这本身就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汇率政策也有调整的余地。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国际沟通与协调的能力面临加强的客观要求
美国两位一直敦促我国改革汇率机制的先锋人物——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Lindsey Graham)和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3月出访我国,与我方进行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进一步沟通。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做法均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的开放、积极和主动的心态。
根据笔者近期到美国的考察和研究发现,美国的不同利益主体对于我国汇率的观点差异很大,专业化较强、有系统经济背景的部门态度相对客观和温和,而政治性强的部门相对强硬。例如,美联储就一直持相对客观的态度;美国财政部往往处于中间状态;美国国会基于国内政治考虑,要求汇率升值的声音较大。从了解的情况看,不少迫切呼吁人民币升值的政客,对于我国汇率改革进程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即使我国在不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尽管有关的政策沟通也在积极进行,但贸易摩擦和汇率摩擦并没有明显缓解的趋势。其中凸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基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政策的沟通协调能力急需加强。
在GDP数据调整后,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出口依存度达到34%;进出口的外贸依存度很高,目前已经达到78%。因此,国际市场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相当大。特别是如果只考虑经济的增量部分的话,我国可以说已经是世界的增量意义上的大国了。从金融市场的运作看,增量的变动直接引致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幅度。尽管汇率政策确实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但是如果不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规则的研究与沟通,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可能会遭遇更大的国际经济金融摩擦。我国和美国是两个相互依赖度很高的国家,增强我国的国际经济协调能力以及国际政策的沟通变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