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立足于全球化的新视角
2017-12-06 02:4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立足于全球化的新视角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在2005年持续上升
摘要:在2005年持续上升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之后,人民币重新面临升值的压力。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全球化下的新格局来把握,需要与扩大内需的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也需要明确汇率政策的目标定位,增强汇率问题的国际沟通协调能力。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全球化
我国自从2005年7月21日主动调整人民币汇率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但是,在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迅速上升的背景下,近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似乎又有所抬头,特别是在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在部分美国政客看来,促使人民币升值似乎成为化解美国贸易逆差的政策着力点之一。
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把握,需要立足于当前迅速推进的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需要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来考察,否则只会得到片面的结论。对美国来说,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储蓄配置的全球化,使得美国的贸易赤字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我国在全球产业结构进程中的崛起,也必然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对美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与否难以在根本上改变这一大的趋势。对于美国来说,最能够化解其经济失衡的政策重点,应当是推进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市场,增强对全球储蓄的吸引能力和配置能力,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来让中国承担其内部经济失衡的后果。对于我国来说,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同时,化解国际收支失衡的立足点,应当是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降低对于外需的依赖,积极扩大内需,灵活运用汇率政策。
一、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我国的贸易顺差都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如果用一个高度简化的描述看,目前的
世界经济格局大致是:美国是消费区,亚洲是生产区,欧洲是资本区。目前这种格局实际上是对美国极其有利的,亚洲和欧洲大量的福利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持有外汇储备等被转移到美国。例如,我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实际上是我国将劳动密集型的廉价商品出口到美国,同时积累的外汇储备又回流到美国市场。美国不仅从我国获得了廉价的商品,实际上也获得了廉价的储蓄。美国中长期利率之所以偏低,与石油美元以及以我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源源不断地流入有很大的关系。
从全球金融格局看,近年来大致的趋势是,美国在不断地发行货币,中国和日本等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在不断地接受和积累美国的“垃圾钞票”。之所以称其为“垃圾钞票”,是因为美元的购买力不断在下降。我国的外汇储备每年增速都很高,如果按照石油和黄金价格等来匡算,实际上外汇储备的增幅就降低很多。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因为美元大规模发行而下降。
从宏观平衡的角度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意味着有巨额的储蓄被美国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储蓄配置也国际化了。原来较多受到国界局限的储蓄流动,也日益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美国在这个全球储蓄的重新配置格局中,因为美元的强势地位、相对发达的金融市场、比较有效的储蓄配置机制等等,吸收了更多的全球储蓄;从全球流入的储蓄,自然需要贸易赤字来从宏观上平衡。
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也是这种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我国在全球市场崛起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还是我国广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廉价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例如,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142亿美元,但我们不能仅仅单看中美之间的顺差数据。从全球范围看,中美贸易顺差更多是一种结构性的贸易顺差。仅仅从数据看,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的确巨大,但是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同步增长,而且美国对东亚地区的逆差占美国总体贸易逆差的比重比前几年还有所下降。这就说明,在更大意义上,因为全球、特别是亚洲地区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过去美国对韩国、日本等的逆差实际上由于产业转移的缘故转到了我国。我国的总体贸易顺差实际上增长幅度是有限的,世界上也有不少持续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国。实际上我国对不少周边地区和国家一直是贸易逆差,2005年我国对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都是贸易逆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只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环。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通过进口原材料等,在我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加工后销售到美国等成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