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产业财务治理模式探究(2)
2017-12-10 02:59
导读:(三)建立“高度集中、分散治理”相结合的高校校办财务治理新体制 所谓“高度集中”是指校办产业处的主要职能是对所有校办企业之间由行政隶属关系向
(三)建立“高度集中、分散治理”相结合的高校校办财务治理新体制
所谓“高度集中”是指校办产业处的主要职能是对所有校办企业之间由行政隶属关系向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关系转变。所谓“分散治理”就是财务主管要把相应的财权下放到各个校办企业,在实行分权的同时明确各级治理层的财务职责,实行严格的财务分级治理责任制。
(四)规范校办产业的本钱核算
高效、正确的本钱核算工作,是一切治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规范、的本钱核算工作基础上,其它治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以前对本钱用度核算的特殊做法,应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的公平竞争、企业治理的规范、经营者行为的正当要求,对校办产业实行全面本钱核算,才能还企业的本来面目。因此,高校产业应尽快制定本钱用度核算及治理办法,在分工明确、权责清楚、治理有序、赏罚有据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本钱用度治理,努力降低本钱用度,进步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校办产业的市场竟争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进步思想熟悉。高校校办产业是国家张罗发展经费的重要渠道,套取校企之财或使国有资产流失,隐瞒收进、虚计本钱等为个人谋取私利均为违法行为。
2.健全治理制度。
3.更新观念。财会治理工作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首要因素是转变人的观念。
4.严格核算程序。校办产业非常需要坚持原则的会计核算办法,特别是本钱用度核算办法,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还会计资料信息真面目。
(五)建立健全财务约束监视体制
为了完善校办企业财务治理体制保证其治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高校校办企业必须建立与财务治理体制高度相关的预算约束、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审计监视***性财务约束监视体制。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六)转变财务治理职能,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在企业制度下,校办企业应由原来的报账型财务治理体制发展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治理型财务治理体制,校办企业财务治理职员应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分配决策等领域全面参与经营治理,实现生财、聚财、理财、创财。
三、结束语
校办企业是学校生财聚财的重要来源。如何将学校的蛋糕越做越大,如何使学校投进的国有资产不蒙受无形的流失,如何使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就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探索改革,摒弃过往那种财务治理仅是事后算账的陈旧观念,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校办企业财务治理新体制,使学校正当权益得到基本保障,并使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领航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