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的货币数量理论(3)
2017-12-25 04:46
导读:3、保持货币价值稳定的方法 正是因为李嘉图持有这种严格的货币数量论,而且认为通货膨胀导致了不正常的财富分配,不公正地干扰了各阶级之间的关系
3、保持货币价值稳定的方法
正是因为李嘉图持有这种严格的货币数量论,而且认为通货膨胀导致了不正常的财富分配,不公正地干扰了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极力反对限制法,认为“我们通货的所有祸害都是由于纸币的发行过多,由于给了银行一种危险的权力,让他可以随意减低每一有钱者的财产价值,并通过提高粮食和每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使受领国家年金的人以及所有因收入固定而不能从自己的肩上转嫁其任何部分负担的人都受到损害。”[15]因此,李嘉图主张最好的货币制度应建立在价值变动最小的货币本位的基础之上,作为一种理想的货币本位,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任何时候包含同样数量的劳动;必须用与一切其他商品完全相同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组合生产出来;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持久性和流动资本的报酬率必须与生产一切其他商品都相同。[16]由于这种理想的本位难以找到,故李嘉图只好采用了权宜的解决办法,如果能够假定黄金的生产总需要同量的劳动并且在黄金的生产中使用两类资本的比重接近于大多数其他商品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平均水平,那么黄金就可以用作一种大致的价值不变的尺度,所以他主张恢复金本位制,最终成为金块论者的领袖。
另外,如货币数量论所表明的,货币只是一种纯粹的流通手段,为降低流通费用,1815年李嘉图在《关于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通货的建议》中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金锭计划”,主张采用银行券兑换金锭而不是铸币的办法,使英格兰银行恢复现金支付。这将使英国回到金本位制,同时又以纸币来作为实际支付手段。这样“在外国的存款银行,金库里实际保持的金银与他们账册上银行货币的信贷有同样多的数额,因此就有同商业流通量的全部数额一样大的一笔闲置资本。而在我们的银行,则会有数额相等于商业的要求所需要的叫做银行纸币的一笔银行货币,同时银行库存的闲置资本却不会多于银行为了满足偶尔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而认为必须以金银保存的基金。”[17]以纸币代替黄金,就是用最廉价的媒介代替最昂贵的媒介[18]。国家便可以不使任何私人受到损失,而将原先用于这一目的的黄金,全部用来交换原料、用具和食物,使用这些东西,国家财富和享受品都可以得到增加。[19]从而这一制度将接近于他对完善的货币制度下的定义:“当一种通货完全由纸币构成,而这种纸币的价值,可与其所代表的黄金的价值相等时,这种通货就处于最完善的状态。”[20]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关于中央银行
李嘉图坚持货币特别是纸币应由政府发行而不应由私人发行,因为“纸币的全部费用都可以看作是铸币税”[21],只有国家具有这种收税的权力。但是,自从有了英格兰银行以来,铸币或发行货币的权力就不再为国家所垄断,因为银行同样有权增加整个的通货数量,英格兰银行侵吞了大部分本应属于国家的铸币税。所以他主张剥夺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在他死前一年的夏天即1823年,他写出了最后一部著作《建立国家银行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设立一个国家银行,将英格兰发行货币的特权转让给该银行,由它代表政府来发行货币。但是李嘉图又担心政府会滥用这种货币发行权,他曾不无忧虑的说:纸币发行权操在政府手里比操在银行手里似乎有更容易被滥用的风险。而且,“经验证明,国家和银行在握有不受限制的纸币发行权以后是没有不滥用这种权力的。”如何防止纸币发行权的滥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嘉图,但在他的著作中找不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确切的解决方法,在《原理》中他也只是笼统地说:“对于这一目的来说,最适当的方法莫过于使纸币发行人担负以金币或生金块兑现的义务。”[22]他在《计划》中对这一问题进一步的论述认为,国家银行应被赋予完全独立于政府的自主权,扮演总银行家的角色,它不能把钱直接借给政府,只能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从而有效的限制政府滥发货币的权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