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浅析网络毕业论文
2013-05-12 18:04
导读:
[摘要] 企业内部网络是企业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本文提出企业内部网络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高可用性、高性能、高扩展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维护性等原则,并阐述内部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着重讨论了网络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企业内部网络; 基础设施
企业内部网络是企业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及下属单位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满足各种数据传输的需求。本文从内部网络的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着手,阐述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着重讨论了网络平台的建设。
1建设原则
企业内部网络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规划、高可用性、高性能、高扩展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维护性。
统一规划:明确内部网络在规划期内的规模,确定总体需求,既能满足企业当前需求,又充分考虑将来整个网络系统的投资保护和对新应用的支持。
高可用性:要求关键网络设备具有单点失效保护,能够实现故障预警、报警,以及良好的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如在出现有限个数的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故障等情况下,内部网络可以继续工作,不影响业务处理。
高性能:内部网络传输的信息类型主要有
视频、语音、业务数据及管理数据等。为了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各种数据,网络设备必须具备高速处理能力,提供高速数据链路,保证网络高吞吐能力,满足各种应用对网络带宽的需求。
高扩展性:由于内部网络是一个长期使用重要的基础设施。日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业务量的增长,对内部网络性能的需求可能会超出预期,当内部网络的处理能力不够时,要求可以在原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实现灵活扩展。这要求网络设备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支持业界统一标准的相关接口,选择广泛应用的网络标准协议,能够与各级下属单位网络、ISP网络以及其他相关网络实现可靠的互联。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高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网络安全能力和应用灵活的安全策略。通过网络分区、防火墙策略、入侵检测、终端准入等手段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
高可维护性:维护便捷
简单,尽量减少设备宕机检修时间,特别是减少进行故障修复、网络扩展和变更时的宕机时间,能够提供友好、全面的监控工具,减少网络管理的漏洞风险,增强网络管理维护性能。
2建设内容
企业内部网络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平台、IP地址划分、中心机房网络分区、桌面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及运维。
2.1网络平台
企业内部网络平台建设通常有两种架构:二层架构和三层架构。二层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三层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由于技术进步,目前用于组网的交换机基本上具有三层交换功能,因此不用过多考虑二层交换和三层交换之间路由的问题。
核心层通常部署两台核心交换机,实现负载均衡和单点失效保护,核心交换机通常部署在企业中心机房。
汇聚层通常指楼层交换机,通常部署在楼层弱电间,每个汇聚交换机同时接入到两个核心交换机,以增强网络的可用性。如果一个楼层汇聚交换机的端口不够用时,可以放置多台交换机,通过堆叠的方式虚拟成一台更多端口的汇聚交换机。对于稳定性要求高的网络,亦可以在汇聚层放置冗余设备,以实现该层设备的负载均衡和单点失效保护。二层架构中该层具有接入和汇聚双重作用,桌面客户端通过楼层布线或者网线接入该层。
三层架构中的接入层通常是指
办公室接入交换机,通常部署在工作区配线架或者弱电间,每台接入层交换机与一台或者多台汇聚层交换机连接。对于稳定性要求高的网络,亦可以在接入层放置冗余设备,以实现该层设备的负载均衡和单点失效保护。桌面客户端通过楼层布线或者网线接入该层。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两种架构的差别主要在于二层架构中没有接入层,其汇聚层具有接入和汇聚双重作用。
2.1.1二层架构的优缺点
2.1.1.1优点
可用性高。汇聚层(也是接入层)直接双上联核心,减少中间环节。传输路径短,数据流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路径只需经过“接入→核心→接入”,数据就可以传输到对端,优化了网络路径。
性能高。汇聚层(也是接入层)直接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带宽的收敛比小,实际分配给每一个终端的带宽大,保证时延最小。
2.1.1.2缺点
扩展性弱。当用户的数量增加时,需要在汇聚层增加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或者通过在汇聚层增加交换机,使用堆叠方式或级联方式实现。
安全性低。安全策略只可以分布在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上。
可维护性低。网络变更往往影响到核心交换机。
2.1.2三层架构的优缺点
2.1.2.1优点
可扩展性强。当用户的数量增加时,可通过在接入层增加交换机,直接与汇聚层交换机相连提供扩展,扩展变更仅影响限定在此区域的汇聚层交换机,不会影响核心交换机。
安全性高。安全策略可以分布在接入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上。
可维护性高。网络变更对核心交换机影响小,除了新增汇聚层交换机,需要对核心交换机进行配置外,一般只影响到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故障,只会影响汇聚区域内的接入,其他汇聚区域不受影响。
2.1.2.2缺点
可用性低。数据传输路径变长,数据流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需要经过“接入→汇聚→核心→汇聚→接入”,才能将数据传输到对端,增加了路径的
物理长度。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性能低。带宽相应降低,虽然汇聚到核心可通过链路捆绑或万兆接口的方式增加带宽,但仍会出现当区域之间的数据互通时,汇聚层到核心层带宽争用的问题。
2.1.3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两种架构优缺点对比见表1。
表1仅为二层架构与三层架构之间的相对对比,不是对两种架构性质的绝对分析。实际应用中,二层架构更加适用于楼宇等接入密度较高的内部网络建设,三层架构更加适用于物理范围广、接入密度低的内部网络建设。
二层架构和三层架构并不冲突,可以同时运用于一个内部网络建设中,如对于接入密度较高的区域,客户端直接接入汇聚层; 对于接入密度较低的区域,客户端接入接入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