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时代的个人传播网络毕业论文(2)
2013-08-21 01:08
导读:以互联网来说,个人对个人是其最基本的传播形式, 传播学 中“受众”(audience)的传统内涵将因此分化为两部分,即靠近学中的“个体”和靠近学、学 中
以互联网来说,个人对个人是其最基本的传播形式,
传播学中“受众”(audience)的传统内涵将因此分化为两部分,即靠近学中的“个体”和靠近学、学中的“公民”或“公众”,或者说回归到受众作为人的基本属性——亦个亦众:一方面受众是单个的、个性鲜明且需求独特的网络用户,既接受又生产、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受众又是有共性和自组织性的网络公众(数字公民)。人人都可以使用互联网,甚至“人人是记者”、“人人是编辑”,这种媒介接近权、话语权的突破与转移使传统媒体可能失去其在信息交流中的中心地位,它们提供的主流意识形态或解释框架对个人和社会的支配性影响将日趋减弱,而个人主体的需要将完全主导其信息生 活的性质和面貌,使个人传播远离中心控制、标准化和表面的“信息驱动”,将更加靠近如传播学者克劳斯·哈斯廷斯所言的真正个人化、个性化的“对话的相遇”,传播也因此得以回到人类交流的真谛。可见,新技术推动的个人媒介和个人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发生在人类媒介和传播领域的平权和赋权运动,大大促进了社会传播非中心化的进程,即从大众传播主导到个人传播主导,从信息的单向垂直流动到水平分散流动,从集合的受众到分众、分散的个人的加速变化,个人用户在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换中将获得空前的主体地位。
简言之,由于媒介向个人身体和主体需要的日益靠拢,个人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真正的个人化、个性化和互动化传播,这也是尼葛洛庞帝所说的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它基于“使用与满足”模式,从个人开始又以个人为归宿,以直接双向的方式满足个人差异化的交流需要。作为人类传播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个人传播将因此凸现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博弈。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Web2.0:个人传播的互联网方式 目前个人传播最突出、典型的应用当属互联网领域。互联网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媒介技术平台,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活力的复合型传播工具,但它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媒介。在传统互联网或Web1.0时代,个人传播的具体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以单个用户为主导的个人应用,如E-mail、即时(IM)、个人主页和个人网站等;二是单一或多群体的集群空间,如Web聊天、布告牌、BBS、邮件列表、组和各类同仁网站等;三是综合型人际社区,这是前两者的混合形式,如天涯社区、各类交友网站和其他任何以多个用户个人交流为主的大型空间等,以及Web2.0兴起后新兴的社交网络(SNS)。其中,后两类也可称为“集合型”个人传播,三类都表明,个人传播具有鲜明的人际或群体互动的特征,是“把我放进媒体中”的、完全双向和水平散布的交流模式。
在当今Web2.0技术引导下的“网络个人化”进程中,普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掌握了媒介的所有权,甚至可以与专业媒体同时公平地获取信息,在受者角色之外,日益显现其作为信息源、生产者与传播者的重要意义。克林顿绯闻案、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大韩航空公司空难、中美正式签署WTO协议等诸多重大新闻,都是由网民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的,可见个人传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2002年以来在中国互联网上兴起的博客,被认为是Web2.0技术最早的经典应用。博客是一种网上个人出版技术,它以Web形式和简易操作支持个人逐日发布自己生产的任何内容,从
日记、照片、各类作品到新闻资讯、社会评论,以与他人自由分享信息、经验、情感思想和成果等。因此,博客是一种典型的个人媒体和自组织传播,它使人人成为传播者,出版“我的日报”成为可能,也昭示出“人即媒介”,人即意味着信息。所谓“在网上。我就是我”,博客张扬的主体精神和个人需求正是互联网自身的精神。博客还整合留言板、E-mail、BBS、IM等诸多交流方式,构建出一个以博客作者为中心、自助地和交流,并具有多种沟通可能性的虚拟人际关系圈,甚至通过博客整合整个互联网资源,使其成为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过滤和知识工具。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博客也是全球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运动在媒体领域的产物,现已被誉为“新闻媒体3.0”的代表。在国内外新闻领域的过去10年中,由于一些博客作者对9·11事件、伦敦地铁爆炸、美伊战争、印度洋突发海啸等诸多重大事件的成功报道,以及国内的木子美、竹影青瞳等博客事件的影响,博客已经成为一种代表性的个人新闻媒体和特发新闻的集散地,并迅速进入社会主流,影响力越来越大。方兴东认为,博客体现了当今媒介垄断与自由、大众传播与个性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等三个基本的矛盾、方向和互动,因其以个人主动的说话和思考代替了原来被动浏览的网络生存方式而最终终结了“只读的网络”。如今,从Google、AOL、Yahoo,到欧洲、日本、韩国等地最主要的ISP服务商都全面提供博客服务,国内也有数十家知名的博客网站或频道,总体上朝着“个人传播、深度沟通、全息商务”三大应用架构的方向发展。2005年以后,国内的博客更以有声有画的新形式——播客,以及之后以个人上传自制DV为主要活动的视频分享类网站得到迅猛发展,使个人得以建立“没有执照的台”成为事实。
除博客外,2003年后流行的P2P应用是另一种网络个人传播形式。P2P(peer to peer)意为“伙伴对伙伴”和“对等联网”。它以P2P交互软件实现用户的直接互联,使两台电脑无须中转而即时通信,并可直接交换或共享本地硬盘上的内容甚至整个硬盘,使得网上交流更为直接和容易。也就是说,P2P舍弃了传统互联网基于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的主流构架,改变了传统上原来由各类网站主导的内容供给模式和内容存储位置,使原本孤立的个人电脑迅即融客户端和服务器于一体,成为互联网信息的存储地、中转站和生产者,意味着网络资源从中心走向边缘并得到巨大扩容,而电脑和网络的差别则越来越小。业界人士普遍认为,P2P具有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在加强大范围的个人交流、深度搜索、文件交换、协同工作和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