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对策网络(5)

2013-09-15 01:30
导读: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要建立救助网站,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援助。帮助广大青少年网民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要建立救助网站,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和援助。帮助广大青少年网民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的态度,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使他们辩证处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关系,以达到心理的平衡。

  (五)青少年自身方面

  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会控制上网时间,不到校外网吧上网,不浏览黄色页面,避免无节制的上网,杜绝通宵上网。上网前应列出自己的上网计划,明确自己上网的目的。青少年还应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主动参加实践活动,广交朋友,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冲淡对网络的依赖感。应主动看一些心理健康书籍以及与此相关的节目,明白网络诱发心理疾病的有关知识及了解过多上网和沉溺于网络虚拟时空的有害影响, 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青少年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挫折,应主动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或者发泄自己消极情绪的工具。青少年应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素养和广博知识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陶冶自身的情操,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绪,从而增强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Pat1riciaWallace.互联网心[M].谢影,苟建新,译.北京:中国轻出版社, 2001.

  [2]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 2003, 11(5): 398-400.

  [3]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15(4): 281-283.

  [4]殷建中.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郭莲荣,等.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干预策略[J].教育科学, 2006(6): 67-68.

  [6]王易.沉迷网络游戏是种“病”[ J].发明与创新, 2006(6): 46.

  [7]华道云,等.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J].研究, 2006(4): 88-89.

  [8]李逸龙,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M].李兆敏.高校德育工作新思维.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6: 29-30.

  [9]马文会.如何纠正网络心理“病”[J].心理与健康.2003,(2):13-14.

  [10]田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大学学报,2007,10(1):92-95.

  [1]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2(6):20-21.

  [2]苏振芳.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

  [3]孙清.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由、危害与防治[J].理论观察,2006,(4).

  [4]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心理杂志,2002,10(1):74-76

  [5]刘加艳,许海玲,郑全金.大学生使用因特网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501-510.

  [6]姚红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及防治对策[J].现代,2007,(5).

  [7]王传启.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对策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公管系,2006:51-57.

  [8]郭莲荣,张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干预策略[J]. 教育科学,2006,26(3):67-69.

  [9]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4): 281-283.

  [10]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J].中国青年研究,2002(6):20-21.

  [11]苏振芳.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

  [12]苏振芳.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

上一篇:《网页制作技术》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