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语用特征及其(4)

2013-09-22 01:15
导读:这段话的背景是R所在学校的网络出现了故障,K和R就此事进行了探讨,因未能达成一致意见,K就想放弃该话题,开始一个新话题(话轮K2、K3)。因K3与R2之间存在信

  这段话的背景是R所在学校的网络出现了故障,K和R就此事进行了探讨,因未能达成一致意见,K就想放弃该话题,开始一个新话题(话轮K2、K3)。因K3与R2之间存在信息沟,R没有及时获得话题转换的信息,所以通过话轮R2继续原话题。K明白R不想放弃的意图,只好继续该话题(话轮K4)。这时R对新话题也做出了反馈(话轮R3),并同时继续第一个话题(话轮R4)。K通过K5回答R3,通过K6回答R4。两个话题就此平行发展。这情况若发生在日常交际中,双方必须关闭一个话题,而集中讨论另一个话题,如图一所示;或者暂时关闭(即中断)一个话题,当另一个话题结束后再返回来继续已中断的话题,如图三。否则会话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网络交际中,只要双方愿意,两个话题可以同时发展而不必关闭或中断其中任意一个。

  三、双话题平行推进的产生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沟是产生双话题的语境前提。当网络速度和交际双方的反应都很快时,信息沟往往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交际,跟传统的日常交际模式很接近,一般不会发生突兀的话题迁移,一旦发生了,就意味着关闭当前话题而开始新话题。这种交际模式,往往会沿用传统交际的一维线性结构,如图一和图三所示。当信息沟较大,超越了交际双方习以为常的范围时,其中的一方就会因为语用推断失误转换话题,从而产生新的话题。

  新话题的产生,常常以交际的一方连续发话为标志,所以连续发话是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动因和标志。如前文所述,日常交际一般遵循Q—A轮流发话的格式。而网络交际中一旦存在较大的信息沟,交际的一方可能会连续发话,形成QQ—AA的格式,如对话1中的F2F3—K2K3;或Q-AQ—AA的格式,如以下会话记录:

  例(7)A1:Also, I am a man ready to offer help anytime.

  B1:Like comrade Lei Feng?(Information gap)

  B2: Did u receive my e-mail today?

  A2: I am always praised by people around me.

  A3: No. I haven’t checked it today.

  例中的A3和B2,都是连续发话的部分,也是新话题的开始。如果交际一方对其中的任何一个话题不感兴趣,就会关闭该话题,这样一来就不可能产生双话题同时发展的局面。所以交际双方对话题的共同兴趣,是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因素。

  四、双话题平行推进在教学中的意义

  网络是一种高效的外语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目标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目标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多多动口动手,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习得语言。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一种矛盾局面:当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次发生语言运用不当,教师是否应该一一纠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遇上学生语言运用失误,教师往往使用如例(2)所示的旁插语列产生一个修正话题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旁插语列是以中断交际话题为前提的。若学生多次犯错,老师用旁插语列一一纠正,则会使交际话题多次中断,以至最后无法进行下去。学生频繁被中断话题进行修正,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信心,不愿再开口。这种局面无疑和我们的教学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若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修正,任其发展,则难以教会学生纯正地道的语言,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外语老师往往左支右绌,难以掌握准确的尺度,难免顾此失彼。

  利用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特点,就可避免以上难堪,做到一石双鸟。当学生出现语言运用失误时,老师可及时运用一个旁插语列进行修正,如:

  例(10)T:The western manners infect you.

  S:Everyone wants to win, that’s human being’snature.

  T:Humanity is ok. Human being’s nature is tooverbal.

  S:Ok, thanks.

  若学生多次出错,老师可多次运用旁插语列,形成一个专门的教学修正话题,这个话题与原交际话题平行推进,如:

  例(11)S: May I make a request? (Qm)

  T: Go ahead. (Am)

  S: If I have difficulty in English or I can’t to saysome sentence in English, can I use Chinese?T: Ok, doesn’t matter. But in English. (Am)

  T: Mistakes. Should be“I can’t say ...”the word“to”can’t be put after a modal verb;“some sentences”, plural form. (Qn)

  S: Ok, I will try my best. (Qm)

  S: Oh, thank you to correct my English wrong!(An)

  T: Communi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language, so try to use English as more as possible.(Am)

  T: Welcome. Mistake: better say“thank you forcorrecting my mistakes”. (Qn)

  S: Oh. But I have no chance to speak English before you. (Qm)

  T: You mean talking to me? (Am)

  S: Yes. (Qm)

  T: Poor girl. Then keep talking to me. (Am)

  S: I’m glad to talk with you. I gave 5 jiao to thebeggar yesterday morning, even though I’m poor!(Qm)

  T: Eh? Are you kidding? Here“poor”means“pitiful”, but not“lacking money”.

  T: I’m sure you will improve your English. (Am)

上一篇:浅谈网络交际障碍的形成和排除网络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