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持肯定态度的人认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网络,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当然也未尝不可。如有学者认为:“文体和字体的演进都是与发展、科技发展相联系,网络出现后形成了网络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与时俱进的。”可见,这类学者对网络语言及其运用是基本肯定的,他们认为,对待网络语言应该宽容、顺其发展,不要损害了语言的多样性。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的下,由许多人约定俗成的,有其诙谐、智慧的闪光点,如果一味地进行封杀,其实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语言的生命在于与时俱进,在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对于那些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约定俗成的语言要保留。对发展很快的网络语言不必紧张,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会被淘汰,有生命力的则会流传下去,许多古代语言现象的消亡和现代语言现象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应该鼓励,至少不应该禁止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在一向被认为是正统的作文中适当运用一些网络语言,犹如给作文注入一股新鲜活力,使其显得生动、鲜活。总之,中学生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不仅无可厚非,一定情况下应该引导和鼓励。
四、中学作文教学中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及策略
我们认为,网络语言之于中学作文的利弊要全面看待。语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注定了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又必须规范,但这种规范并非个别人或某几位专家制定的规则,而是约定俗成的规范。语文的动力源于学生的生活。要想让他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就不可能不让他们零距离接触社会,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实践。因此,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语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契机,因势利导。
(一)正视网络语言
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网络语言,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盲目排斥;也不能奉若珍宝,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
正视网络语言,就要有发展的语言观,把网络语言看成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紧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网络语言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对其中一些充满活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网络语言,约定俗成之后我们不应当拒之门外,而应坦然接受。
(二)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了解网络语言,在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引导过程中激发学生潜能
有报道简单明白地写道:“……家长、老师别拒绝网络语言的学习。”面对网络语言向传统语言的渗透,教师不妨学习一点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语言可以反映学生的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学会网络语言有助于和学生沟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症下、因材施教,学生也才可能更加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导。有学者认为:老师不能成为时髦语言的“菜鸟”,要成为精通学生网络语言的“大虾”,否则就会丧失教育的主动权。
如果处理得当,网络语言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师生关系,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催化剂。学生当然会更愿意亲近与他们有共同语言的老师,而对满口“之乎者也”的“孔夫子”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由于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而有了认同感,才会发掘出自己潜在的语言能力,使作文充满活力而不乏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