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暴力舆论的现状、特征和成因网(3)
2013-10-07 01:24
导读:2、积极的意义:促使回归真相,实现自我纠错 北京大学 谢新洲教授认为,“提出所谓‘网络通缉’等过激手段的毕竟是少数,各种声音(包括那些非理性
2、积极的意义:促使回归真相,实现自我纠错
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认为,“提出所谓‘网络通缉’等过激手段的毕竟是少数,各种声音(包括那些非理性的声音)的爆发、各种舆论场的出现,在互联网这个‘多中心’的时代是正常的现象,都为事件最终真相大白作出了贡献。在很多事件中,网民的反应是有正义感的人所应该表达出来的态度,证明了‘与良知的底线仍在’。⑧”而且明文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天然包含了说错话的自由,尤其是质疑权力的自由。比网络暴力更加可怕的是对言论自由的剥夺。
更重要的是,网络虽然有时容易“意气用事”,但网络的开放使它有一种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网络自我纠错能力逐步的加强能够为言论自由和社会的完善提供更好的。
网络舆论是双刃剑,在带来侵犯人权的行为之外,也可以加速还原事实的真相。网络暴力舆论涉及到网络、网民和传统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将自律、他律结合起来,处理好言论自由及暴力言论的度,网络暴力言论的场就转化为互联网之善了。怎样进行转化和引导,实践将会给出答案。
注释: ①《人民日报》:《网络舆论暴力来势凶猛 如何向它说不》,2007年8月13 日
②赵瑞华:《从CNNIC数据解读中国网络暴民现象》,2007年5月15日
③谢小亮:《六成多网友认同主观恶意是网络暴民首要特征》,《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18日
④《网络情人遭遇现实追杀续:事件真实性遭怀疑》,《新京报》,2006年5月1日
⑤刘新传:《探析“网络暴民”的言论侵权:以“猫、铜须事件”为例》,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年5月25日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⑥赵瑞华:《从CNNIC统计数据解读中国网络暴民现象》,2007年5月15日
⑦长平:《网络暴力来自传统媒体》,《南方都市报》,2007年7月25日
⑧乐之史:《济南“红钻帝国事件”:因言治罪何时休?》 http://www.myni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