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网络暴民的由来及特征
2006年4月,一位悲情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长信,痛斥一位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与他妻子有染。随即,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短短几天内,数十万网民组队对“铜须”发出网络追杀令,搜寻并发布了这名学生的真实姓名、身份、住址和生活细节,并呼吁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铜须原名)及其同伴进行抵制。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
针对此事,《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更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强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中央台、《中国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以此为专题进行讨论、评说。虽然目前国内外学界和业界还没有对“网络暴民”的内涵明确地界定。针对去年7月发生的后母虐童事件,《人民日报》出了“网络舆论暴力”三大特征:
a.以的名义,恶意制裁、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
b.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进行群体围攻;
c.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①。
二、网络舆论暴力现状和成因分析
从“陈易卖身救母”到“虐猫”再到“铜须”事件,网友们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社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他们原有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陈易之母因不堪网友舆论重负,停止了治疗,最后不治去世。虐猫女子则用否定自己人格的言辞公开向全体网民道歉。而铜须事件中的女主人公则不得不与原本还深爱的老公离婚②。不少学者指出,网络暴力言论已经侵犯名誉权、侵犯隐私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去年中青报社会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3226人参与),问题是,“您认为下面哪些是‘网络暴民’的典型特征?”显示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