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学数学论文:追寻和谐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交

2013-08-20 01:08
导读:数学论文毕业论文,小学数学论文:追寻和谐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交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小学数学:追寻和谐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交流
毕业

小学数学:追寻和谐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交流

萧伯纳曾说:“你有1个苹果,我有1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1个苹果。然而,你有1种思想,我有1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这段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课堂交流”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要

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课堂交流,让学生能真正地在交流中相互倾听、启发、分享、接纳、赞赏……

    1、平等对话——分享和谐的课堂

    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这对数学教学而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1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1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精神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构建1种充满民主和谐的课堂。

    [案例1]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问:“你们会计算8+4?”随后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这道题我小时候就会算了。”大部分学生都认同他的说法。这时1个男孩胆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其他学生哄的1声:“这题也要

摆小棒才能算出来。”小男孩听后低下了头,脸红红的。教师随后说:“老师也是这样想的,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男孩低声地回答道:“我是在8的基础上又数了4根小棒。”教师高兴地说:“你真棒,真勇敢。”教师刚说完,学生中传来了另1种声音:“老师,我也有1种方法……”

    [思考]真正的对话要求教师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交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倾注真情,把爱心、微笑、鼓励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1句热情的赞语,每1个亲切的眼神,都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精神的愉悦。这样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同学真诚对话。在上述案例中,当其他学生嘲笑这位男孩时,教师给了男孩莫大的鼓励,给了这位男孩学习的自信心。

试想,如果没有教师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而去责怪这位男孩,肯定没有后来那么多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每1位学生的和谐发展。小学数学:追寻和谐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交流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畅所欲言——绽放个性的课堂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1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这1课程理念贯穿其中,能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积以时日,自然会使他们冲破思维的束缚,畅所欲言,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2]教学“分1分”,教师出示了1串气球,问:“老师这儿有14只漂亮的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你们说说看,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经过讨论,有的说,可以用圈1圈的方法,每2个圈1圈,圈7次,就可以分给7个人;有的说,可以用圆片来分,14个圆片,先拿2个分1份……这样分下去1共分了7份,所以分给了7个人;有的说,可以用减法计算,142=12122=10102=8,……22=0,1共减了7次,正好减完,这样可以分给7个人;还有的说,用乘法口诀来算,27104(还没有学习过),这样也可以分给7个人

[思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习者以其特有的经验与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赋予独特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进而使教学在创新潜能开发的理想与现实条件的制约性之间保持1种必要的张力。正是有了这样的课堂环境,学生通过交流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同时也使课堂充满了活

力。

3、据理力争——品味激情的课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对某1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且各据其理、互不相让,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争辩,鼓励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问题不辩不明、道理不说不清。提倡“据理力争”,这样有利于求得正确的认识、深层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极易萌发灵感,发现新知,激活创新的火花。

[案例3]在教完“商不变性质”后,教师出示算式:24÷8=(24+24)÷(8+8),让学生判断对错。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甲方认为,这道题是错的,因为它的被除数与除数同时增加,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前面做的1道题是(60+20)÷

(20+20),它的商就变了;乙方认为,这两题是不1样的,前面1题是“被除数和除数加上同1个数”,而这道题是“被除数和除数都加上1个和自己1样大的数”。2424=24×28+8=8×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倍,商应该不变。在事实根据面前,甲方同学被乙方同学说得心服口服。最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对这题进行了分析……

[思考]不同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进溅的智慧火花,引导或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促进学生主动去梳理自己的思路,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灵性。上面教学案例中,教师组织两组学生进行“辩论”,正是有了两组学生的”据理力争”,促进了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深刻理解,创造了1个充满灵性、涌动激情的课堂。

4、别具1格——动态演绎的课堂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批判问题,提出有个性、有新意的见解,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即使学生最终没有更好的办法、想法,也训练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独立质疑的探索精神。

[案例4]上课时我出示了这样1道题:水果店运来的梨有15筐,运来苹果的筐数是梨的3倍,苹果的筐数比梨多几筐?大部分学生都是从问题入手,用“苹果的筐数—梨的筐数=苹果比梨多几筐”,先算苹果有几筐,然后利用关系式算出了此题。谁知,王ד节外生枝

[1]  

    上一篇: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