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新事业治理(1)(3)
2014-09-10 01:18
导读:张瑞敏之于海尔,周厚健之于海信,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周厚健是隧道的技术出身的企业家,而张瑞敏来冰箱厂之前就担任家电公司的副总经理,具有
张瑞敏之于海尔,周厚健之于海信,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周厚健是隧道的技术出身的企业家,而张瑞敏来冰箱厂之前就担任家电公司的副总经理,具有更宽的阅历和知识背景。由于到任冰箱厂就是处于危难之中,企业又是集体性质,无法享受到国有企业的政策,所以一开始就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作,较早地走向市场。海信则是“纯正”的国有企业,而当1991年底李德珍离开当时的青岛电视机厂的时候,被以为是“一家电视机工厂在计划经济的最后之吻中送走了那个年代它最重要、最显赫、最值得怀念的领袖”。就张瑞敏和周厚健两个人性格特征来说,张瑞敏善于表达,周厚健则不善张扬,其个人性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各自企业的文化。
两家的战略规划也有很大差异。以海外投资和做大做强为例,在海外市场拓展及投资战略上,海尔坚持先难后易:在产品出口上,先到要求最严格的国家往,后到发展中国家往,坚持出口不是为了创汇,而为创品牌;投资建厂,先往美国、意大利,是为实现设计、制造和融资当地化,创国际品牌。海信则是先易后难:先以商品输出为主,以技术输出为辅;后以技术输出作为较重要内容,同时辅以资本的输出;最后将增加技术输出的幅度,把商品输出主要放在对渠道建立上。在企业做大做强的认知上,海尔以为企业要先做大。海尔要做世界名牌,冰箱、洗衣机、空调,目标都是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的产量,要让上千万台的冰箱面对全球的用户才是强。海信1995年提出“先做强再做大”,以为企业领导者要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负责,应致力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并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即保持公道的负债水平、较高的资金周转率。
三、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以为在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特别是那些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的至公司应重视新事业的治理,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治理方式,并与传统的治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以为海尔团体从1 998年开始实施的内部市场链的流程再造活动及在此基础上的SBU新事业治理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而海信所进行的产业孵化活动及新事业治理,则具有较强的技术导向。但这两种模式并非对立,在海尔进行的市场导向的创业活动中,也夸大技术创新,只是稍逊于市场导向。而海信技术导向的产业孵化,也没有脱离市场,是在面向市场基础上的技术创新,但更重视技术创新。未来的趋势是,两家企业在两种导向上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由于未来的竞争,忽视任何一面对于企业发展都将是致命的。因此,在企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至公司的新事业治理,既要重视技术主导的创新和创业活动,也要重视市场主导的创新和创业活动,以便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