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1)(2)
2014-12-04 01:14
导读:三、区域资源整合机制的建议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的主体主要包括上述提及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这
三、区域资源整合机制的建议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的主体主要包括上述提及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这些主体也同时处于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的各个节点,因此科技资源整合要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起实质性作用,就必须使各资源要素与区域创新体系有效、有创新的耦合。资源整合与区域创新体系结合的关键在于较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机制法规来激励和保障资源整合的效率,形成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1、科技资源整合的组织创新
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来说是一个先决条件。资源能否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产出,不仅依靠资源本身所包含的知识及特征,而且还要依靠企业的组织能力往配置那些资源。整合是为成功的创新而进行的各种因素的组织过程。当然,其中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整体的企业文化)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外部环境条件,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整个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这些方面提醒我们往理解如何将创新所必须的战略、结构、人力资源治理以及技术和市场投资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2、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机制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对大量吸纳劳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又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题目,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机制非常有必要,但条件条件是必须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中小企业集群的信息渠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集群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另一种是集群内部的信息交流。中小企业集群,尤其是小企业集群,在发展初期,自身信息收集、扩散功能较弱,兼之信息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政府不仅应通过自身的信息系统获取外部信息,而且应以地区产业总代表的身份与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集群外企业等建立信息渠道。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集群内,政府则应出面建立行业协会,召开洽商会,设立常设机构等实现信息的内部扩散。政府应促进集群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合作内容包括:直接同希看创办新企业的投资者合作;为当地现有企业提供咨询、解决技术困难、
培训技术人才;技术转让;鼓励科技职员以技术进股或直接创办科技小企业;委托开发等。合作中应采用多种组织制度,如星期日工程师,厂内研究所,企业研发中心,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同盟,形成虚拟研发组织等。由于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能力来认定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的适应性,地方政府可提供信息指导,设立或指定权威技术鉴定机构,设立或推荐中介代理机构,为小企业提供信息、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 3、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优秀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创新型人才公然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绩效优先、鼓励创新、协同发展的科技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奖,进一步加大对关键、重大成果的奖励力度。依托重大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训、引进、交流力度,建设一支创新型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与国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和技术合作,紧密跟踪国内外发展动态,促进校、区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采取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4、创新知识产权治理机制建设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障自主创新的根本制度,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科技奖励评审等的认定的重要条件。引导广大科研职员注重专利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获得,学会运用知识产权这个战略武器增强竞争力。同时,建立以成果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计划项目治理制度体系,强化科技项目治理中知识产权的目标、信息跟踪、评价、统计等治理,使知识产权治理,贯串于科技项目的立项、执行、验收等全过程,为形成知识产权的创造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