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探讨(1)(2)
2014-12-18 02:06
导读:初步模仿的学习过程开始于企业技术引进,但这只是显性知识(操纵步骤和方法),其学习机制是知识吸收;技术引进的工作一般是由少数技术专家完成,因
初步模仿的学习过程开始于企业技术引进,但这只是显性知识(操纵步骤和方法),其学习机制是知识吸收;技术引进的工作一般是由少数技术专家完成,因此需要经过培训,这些知识才得以在企业内传播,为广大员工所接受,这个阶段的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其学习机制是知识共享;当企业内多数员工接受了这些技术后,就开始运用并在实践中学会怎样有效地使用,于是逐渐形成使工作效率进步的隐性知识(诀窍、对原理的理解)。
创造模仿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包括以最新产品为蓝本进行重新设计和根据目标市场特点进行的创造性改进。创造模仿要求企业对国际最先进产品技术和对本企业目标市场需要有很深进的理解,对新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法有全面的把握。企业可以通过派出研发职员参与国外企业的研发、引进国外研发专家、以及用户知识直接参与研发中等途径,把握必要的技术设计知识或市场知识,使自己站在一个新的技术平台上。在此过程中,企业在参与研发中获得的显性知识开始其循环转化的过程,使知识被传播、交融和深化,最后常规化形成创造模仿能力。
自主创新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企业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鉴戒,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站稳脚跟,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之后,开始在一个更广、更长远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框架中来考虑研究开发活动;学习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知识网络以获取和使用充分的信息、知识和资源;改变长期形成而现在不再适用的主导逻辑、核心能力和组织文化规范,实现企业战略逻辑的建设和战略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知识创造过程的知识循环源于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能力进步开始于隐性知识的形成,能力进步过程的知识源于外部,能力进步开始于外部显性知识的获取。当外部知识进进企业后,沿着两条路径转化:一是知识在组织中共享,使知识被组织成员广泛把握和使用;二是知识通过个体成员的实践得以深化,逐渐发掘出其中隐性的诀窍。然后由此获得的组织知识与个体的隐性知知趣互作用、相互融合,最后通过常规化形成企业的内在能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市场创新。所谓市场创新,是指企业引进并实现各种新市场要素的商品化与市场化过程,是企业新市场研究、开发、推广及其组织治理的
系统工程;创造性是市场创新的本质特征;市场化是市场创新的关键环节;开辟新市场以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是市场创新的主要目标和根本动力。市场创新按照创新活动的新度即市场创新度可以分为首创、改创、仿创三种基本类型。首创型市场创新是指首次引进某种新的市场要素并实现其市场化而开辟一种新市场的创新活动。就时序性面言,这是创新度最高的一种市场创新活动。例如,率先推出全新的新产品,率先开辟新的市场销售渠道,率先采用新的广告媒介,率先推出新的销售服务,率先采用新的交易方式,率先采用新的促销方式,率先改变市场销售价格等。改创型市场创新是对已有的首创市场进行改进和再创新,在现有首创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实力和创新条件,对自己或他人的首创市场进行再创新,从而进步首创市场的适应性,推动新市场的不断发展。仿创型市场创新是创新度最低的一种市场创新活动,其基本特征在于市场的模仿性。市场模仿者既不必率先创造全新的新市场,甚至也不必对于首创新市场进行改造。市场仿创者既可以模仿市场首创者,又可以模仿市场改创者,其市场创新之处表现为自己原有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市场模仿战略的目标是追随已经获得创新成功的新市场,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场扩充能力,来实现本企业的市场创新。一般来说,市场仿创者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和市场开发本钱都比较小。固然市场仿创者不能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却可以通过自己某些独占的市场发展条件来获取较大的市场收益和市场竞争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