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探讨(1)(3)
2014-12-18 02:06
导读:需要说明的是,创新度是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而不创新则是相对于自身而言的。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创新实力大小,无论其创新水平高低,只要敢于
需要说明的是,创新度是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而不创新则是相对于自身而言的。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创新实力大小,无论其创新水平高低,只要敢于创新,才有可能进步,有可能发展。在制定市场创新战略时,不同的企业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市场创新度,进行适度创新。所谓适度创新,就是既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状况,又要适应本企业的市场创新条件。只有这样,市场创新者才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本企业的市场创新上风,尽量减少或避免市场创新的风险,进步市场创新的效果,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3.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企业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在长期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天生和发育起来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治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形成的亚文化,具有社会性、继续性、创新性和融合性等特征,对全体企业员工具有激励功能、自控功能、内聚功能、导向功能和内外沟通功能。企业文化创新贯串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通过影响企业治理者和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企业创新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
我国企业文化创新模式的构建应立足于我国几千年以来文明的积累所形成的优秀文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条件下,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营造应涉及如下几方面: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治理观念。21世纪的治理核心是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时要十分关注人的志趣,注重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二是培育勇于进取的企业精神。企业创新精神是一种人格化的企业员工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外化,是企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的思想成果和精神气力。培育、创造创新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石。作为现阶段的我国企业的企业精神应该倡导这样几种共同的精神,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共事合作的团队精神、务求实效的开拓精神和强化约束的自觉精神。三是设置和构建完善的创新制度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强制性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治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与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条例、组织结构等。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设置和构建的创新制度文化应包括:创新组织体系的设置,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的治理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考评制度,创新的约束制度等。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4.全面推行知识治理。知识治理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治理的过程,即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以实现企业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聪明进步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把握的知识资源猜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全面推行知识治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构造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治理特别夸大通过将隐性知识沉积在制度及操纵层面,创造有利于隐性知识传递的环境条件,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可以通过构造知识治理系统实现知识的获取、分类、筛选、共享、回馈、创新的整个周期,为企业各部分的知识创新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同时必须将全员学习任务作为制度固定下来,用完善、严格的制度来保证与规范;建立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的平扁化,进步上下层之间交流的质与量;通过构建企业共同愿景,促进员工自觉进行创造性学习。二是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企业核心利润源泉和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品牌、商誉、知识产权、经营权、企业文化、治理制度、客户、战略同盟、员工、供给商等。因此企业治理模式也会逐渐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越来越依靠无形的知识和经验,企业治理体系也必然以无形的知识资产为治理目标。企业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治理制度,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开发和利用。三是建立知识治理激励机制。企业应当建立由知识运行、知识明晰、知识绩效和知识赏罚四大机制组成的知识治理激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