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文化治理(1)(2)
2015-02-01 01:37
导读:3.2 选拔适应文化差异的治理职员 跨国公司的海外治理职员必须能够贯彻总部的战略,忠实代表和维护总部的利益,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治理经验
3.2 选拔适应文化差异的治理职员
跨国公司的海外治理职员必须能够贯彻总部的战略,忠实代表和维护总部的利益,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治理经验和较强的治理能力,尤其要具备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所必须的特定素质。因此,在忠诚和才干的标准之外,海外治理职员的选拔,应侧重于考察其能否承受异国文化的冲击,是否善于控制和调节自身往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即对不同文化的适应和协调能力,包括民族优越感倾向、对多元文化的体验、熟悉承受能力、行为承受能力、专门的文化知识、一般的文化知识、文化行为和人际交往的敏感性等。海外治理职员的选拔不过乎有三个渠道,即从母国外派、从东道国选拔和从第三国选拔,三种方式各有利弊。
3.3 文化敏感性练习
文化敏感性练习的目的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具体做法包括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培训、实地考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以便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文化敏感性练习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系统培训有关母国文化背景、文化本质和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点;二是培训外派治理职员对东道国文化特征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力。实践证实,比较完善的文化敏感性练习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代替实际的国外生活体验,使外派治理职员在心理上和应付不同文化冲击的手段上做好预备,减轻他们在东道国陌生文化环境中的不适应或痛苦的感觉。在很多大型跨国公司中,文化敏感性培训通常采取多种方式。主要包括:
(1)文化教育。即请专家以授课方式先容东道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指导学员阅读有关东道国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为他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提供思想预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环境模拟。即通过各种手段从不同侧面模拟东道国的文化环境。模拟培训的目的是把不同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能面对的情况和困难展现在学员眼前,让学员学会处理这些情况和困难的方法,并有意识地按东道国文化的特点思考和行动,以进步自己的适应能力。
(3)文化研究。即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讨论的形式,组织学员探讨东道国文化的精华及其对治理职员思维过程、治理风格和决策方式的影响,进步他们诊断不同文化交融中疑难题目的能力。
(4)
外语培训。语言交流与沟通是进步对不同文化适应能力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语言培训不仅仅要使学员把握语言知识,还要使他们熟悉东道国文化中特有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如手势、符号、礼节和习俗等。
(5)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让学员与来自东道国的
留学生和工作职员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系统的文化敏感性培训固然可以进步学员对东道国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但并不能保证他们能够在东道国有效应付不同文化的各种冲击。外派治理职员必须学会以尊重和接受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切忌用本国文化标准随便批评异国文化,更不能把本国的文化标准强加于东道国公民。而且,在碰到挫折时要善于忍耐和克制自己,把自己当作东道国文化的承受者,灵活地处理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各种摩擦和冲突,在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
3.4 建立跨文化差异的共同价值观
经过前几个步骤,治理职员进步了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并将在对文化共性熟悉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公司总体跨国经营战略相一致的文化。这种文化把每个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加强国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联系,增强企业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显然,成功地建立这样一种组织文化,要求企业通过文化的识别、选择与认同,把带进企业的不同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文化选择的一般规律是选择那些与自身文化相契合的东西,同时兼顾选择和吸纳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在海外企业中,只有融合不同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才能真正做到上风互补。文化认同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文化群体的粘合剂和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文化认同是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