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的三种形态(1)
2015-02-16 01:4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事件营销的三种形态(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借助政治事件、体育事件、社会事件、自然事件进行营
【摘要】借助
政治事件、体育事件、社会事件、自然事件进行营销,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惯常营销手法。2006年无疑是个多事之年,伴随着从年初到年底的让人或悲或喜的事件,该年度也成为我国企业事件营销的“丰收年”,被借用的事件当中,有全球瞩目的德国世界杯,有伊利、蒙牛利用事件营销大行动,更有马云邀三大名导拍搜索广告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将事件营销推向了一个个***。文章将就我国企业事件营销实践的三种形态分别展开论述,希看借此来把握我国企业事件营销的发展脉络及其特质。
【关键词】事件营销 贴牌事件 公益事件 经营事件
2006年《南方都市报》的网上评选吸引了很多网民参加,而“2006年中国十大营销事件/人物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主办,中心电视台特别协办,益策(中国)学习治理机构、商战名家网协办,新浪全程网络支持,支持平面媒体为《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青年报》、《新周刊》、《上海证券报》、《南方人物周刊》;支持电视媒体为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支持网络媒体为中国广告网、中国营销传播网。如此多的媒体热衷于事件营销的评选,说明了大家对事件营销的重视程度。
一、贴牌事件:迅速打造着名度
贴牌,搭建销售平台是企业实施事件营销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策略,实在质就是以事件的名义行销。当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企业往往会凭借自身产品与事件中相关的某个切进点,以新闻由头为广告商机,借助媒介的强大的宣传攻势,展开广告战,使受众(现在或潜伏的消费者)在关注事件的同时,由于连带效应记住与之相关联的产品或品牌。在信息过剩时代,受众接受到的信息远远超过他们能消化咀嚼的信息量,因而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在他们心目中编织成一张张过滤网,很多信息尚未进进受众的心理区域就会被过滤掉,而搭乘事件营销的快车,凭借著名事件或人物的品牌效应却可以直接走进受众,对企业而言可以减少认知本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事件的名义行销,其目的就是制造商机,推介商品,追求的是利润。而表现形式往往围绕事件进行创意、策划。事件营销中的事件就是企业营销的卖点,当大事发生时,通常会受到公众空前关注,这时候任何表现都有放大的作用,对企业而言,假如恰巧有优秀的表现,则可能幸运地达到卓越的高度,“能让几亿观众看到我们的产品或品牌,我们花的钱就值得了。”这是很多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中常说的一句话,正是看到了事件营销中储存的无穷商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从而降低了事件营销胜出的概率,因而对这种营销战略的选择与应用尤为重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产品与事件之间的相关度
事件营销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求产品与事件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度,这种相关点结合的愈紧密,其营销的效果愈佳。搭乘“神五经济”的快车,蒙牛牛奶喊出了“喝蒙牛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口号,以喝牛奶-可以强身-报国争光为连接点,将产品与事件巧妙结合,令人记忆尤深,不失为一则成功的案例。相反,假如忽视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一味简单贴牌,不仅会遭人反感,还会殃及自身品牌建设。
2、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随着竞争加剧,要想通过事件营销达到效果最大化,首先一定要以最快速度创造最大影响,否则随着其他企业的跟进,事件营销的效果将大为弱化。可口可乐是这方面的典范,2003年8月3日,在2008年奥运会新会徽揭标时,它已在同一时间推出100万罐印有奥运会新会徽的限量纪念罐,并以最快速度在长安街上换上最新的祝贺广告。相比之下,健力宝就逊色得多,皇马来华时,作为赞助商的它也想把皇马巨星的肖像印在产品上,但这种纪念罐10月15日才上市,早已时过境迁,因而倍受冷落。2006年江中亮嗓以灵敏的嗅觉捉住四大名著《红楼梦》重拍之机,重聚87版红楼梦演员泛论当年《红楼梦》的点点滴滴,并在北京、郑州、沈阳、成都等地为新版《红楼梦》组织了多场大型演员选秀活动,将产品宣传渗透于文化盛事之间,一举将江中亮嗓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提升了一个档次。